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張亞中:中國和平崛起台灣功能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9-01 00:43:51  


 
     確定合情合理的兩岸政治定位是兩岸可否融合的關鍵

  針對兩岸和平發展期的政治安排。筆者提出“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的主張。認為兩岸必須在尊重現狀之下,尋求一個能夠既能顧及現狀,又能有助於走向統一的結構與路徑。目前的法理現狀是:兩岸在主權的宣示上是相互重疊,即均包括對方,兩岸的治權均來自於彼此“憲法”。兩岸若能在此基礎上簽署和平協議,相互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主權,並相互尊重彼此的治權,這個簽署後的和平協議就成為一份兩岸均必須遵守的“憲法”性文件。未來有關軍事互信、國際共同參與、經濟、金融,甚而成立相關共同體的協議,均可以成為兩岸第三憲(一組“憲法”性的文件)的內容。這種兩岸共同建構未來的過程,不再是誰吃掉誰的選擇,才能夠讓台灣安心地與大陸互動。

  “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的結構,透過統合(即大陸所說的“一體化”)機制,兩岸可以在一些政策與事務上“共同治理”,這對於兩岸政府截長補短,共同為兩岸人民創造福祉有莫大助益。

  筆者又以“反對分離、接受分治、推動統合、共議統一”做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應有路徑。當兩岸和平協議簽署時,代表著兩岸的真正大和解,也是兩岸政治關係再進一步深化的開始。在中國大陸的崛起過程中,這將是關鍵性的一大步,美國無法再利用台灣來“遏制”或“圍堵”中國大陸。另一方面,北京能夠和平處理與台北的關係,對於北京在國際間去除“威脅者”的形象,以及改變周邊國家看待北京的態度,也會有正面的功效。

  能夠妥善處理自己內部的事,特別是在化解了分離主義的可能性後,一個大國才可以真正稱得上是崛起。整個中國的崛起不應該只是大陸單獨的崛起,而是兩岸一起崛起,兩岸問題的解決不是在中國大陸崛起成為強權後才解決,而是兩岸透過統合共同創造整個中國的和平崛起。

     西方文明價值體系主導了世界

  毫無疑問地,西方文明價值體系主導了全世界,而這也是西方得以主導當前國際秩序一個重要的知識與精神內涵。中國想要崛起,就必須要認真面對,如何與西方價值體系對話,而不是全盤否定或接受,也必須向西方證明,哪些地方,中華文化是有益世界的文明。如果我們以文明復興為目標理想,那麼以台灣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實踐,台灣應該可以在整個中國“文明崛起”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華文化曾經受到西方的肯定。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認為中國的儒教是一個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新“理性宗教”。他推崇孔子,“全然不以先知自認,絕不認為自己受神的啟示,他根本不傳播新的宗教,不求助於魔力”。(《伏爾泰全集》第七集,第330—331頁)。

  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4)見解類似,在他主編的《百科全書》關於“中國”的一段,認為從先秦至明末的中國哲學,其基本概念是“理性”。他特別欣賞儒教“只須以‘理性’或‘真理’便可以治國平天下”。

  歐洲啟蒙思想家還從歷史中看到了以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的中國文化力量。萬里長城未能阻止異族入侵,而入主中原的異族無一不被漢族所同化。啟蒙思想家認為,這種“世界上僅見的現象”,原因在於中國所特有的倫理型文化強大的生命力。伏爾泰寫道:“這是一個巨大的證明,體現了理性與才智對盲目和野蠻的力量具有自然的優越性”。(《伏爾泰全集》第一卷,第680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