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香港由治及興關鍵破與立

http://www.CRNTT.com   2022-09-03 00:03:39  


 
  將上述變化放在新中國對港政策的歷史中看,特別是放在中英就香港囘歸問題開始談判、後過渡期的博弈以及回歸之後“一國兩制”的全面落實與受到的外力干擾的歷史中來看,中央對香港已經明顯從過往側重於宏觀國策的原則宣示,實現了對關鍵領域進行具體的方向性指導的重大轉變。這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轉變,對香港特區的未來發展的影響將是巨大的,也可以說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這意味著,中央政府確實從回歸前後沒有足夠的信心管理好一個在經濟、法律、市場發育等方面遠在內地之上的香港,因此非常希望能夠通過“港人治港”維持長期繁榮穩定,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全面參與世界經濟競爭,已經積纍了足夠豐富的經驗,有足夠的自信與能力為曾經缺乏愛國愛港者參與治理、沒有能力興建新的經濟支柱、社會矛盾日益堆積的香港,在關鍵領域做出具體的方向性指導與規劃。客觀地說,這是在“一國兩制”前二十五年全方位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與教訓而進行的務實發展,既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權力與義務,也是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補充與完善。

  五、優秀管治人才需要國家層面的悉心培養

  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相信中央總結回歸二十五來的經驗教訓,也應該體認到,指望純粹的在地化培養與西方培訓,是很難迅速培養出大批富有大局觀、能夠自動平衡國家與特區的利益、富有能力、愛國愛港的優秀管治人才的。成批量的優秀管治人才,需要國家層面的悉心培養,逐步磨練出能夠兼顧全局與管治局部的綜合能力。而在這樣的人才批量形成之前,當年英國政府對港英政府的全面而直接的指導,不失為一個值得參考的經驗,也對應了港英時代培養的公務員長於執行、短於決策的特徵。而總結回歸二十五年的經驗,香港社會確實需要一個對中華文化再認知的過程;“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至少需要一個中西文化的平衡特別是對等。

  習主席在港重要講話要求“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難而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這個“破難而進”,既表示了中央對香港特區的殷切期望,也展示了中央對“執行政府”非常明確的支持態度。不破則不立,要想真正實現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為全體市民營建更公平的社會,就必須針對港英殖民體制遺留的積弊,做“破”與“立”的工作。而衹有做好了“破”與“立”的功夫,香港的“由治及興”才能真正實現。
  
【關鍵詞】香港;“破”與“立”;用人制度;經濟政策;利益藩籬;原則宣示;方向性指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