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國民黨兩岸政策亂象叢生有解嗎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0:13:07  


 
  1、政治加工“九二共識”——“憲法九二”的出爐

  江啟臣時期對於“九二共識”的態度多半是擱置,在討論兩岸論述改革階段時,一度有棄置“九二共識”的消息傳出,引來黨內極大反彈,後來江立馬轉彎,對“九二共識”進行政治加工,定調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的“九二共識”處理兩岸關係,以“憲法九二”的新名詞強調回歸黨綱及馬英九的兩岸路線。江啟臣進一步解釋聲稱,該說法是從當初“我方”主張的“憲政”基礎,說明“九二共識”既清晰又模糊的特性如何讓兩岸願意溝通互動,又能凸顯“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憲法九二”說法可讓原汁原味、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繼續成為台灣民眾的主要選項,兩岸應回到“不統、不獨、不武”的和平狀態。〔1〕對此,有意與江啟臣爭奪黨主席之位的朱立倫批評不要創造新名詞,並表示兩岸論述一定要一貫一致,不能變來變去,不能去年一個樣,今年又一個樣。〔2〕所謂“憲法九二”實質上已經背棄了“九二共識”的原貌及核心意涵,這一提法背後包藏著要求兩岸相互承認“主權”,根本不可能被國民黨內主流意見與大陸所接受。

  2、“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依然佔據主流

  朱立倫從宣佈參選後就公開表態,會承襲過去國民黨黨綱、政綱中包括“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以對等、尊嚴方式,和對岸展開交流,更要從維持現狀的“求同存異”到追求確保兩岸和平的“求同尊異”。在兩岸實際互動上,2015年的習朱會及習馬會,證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可以擱置分歧、正常交流,所以我們不需要再去創造新名詞詮釋論述,這離民眾太過遙遠。〔3〕朱立倫訪美期間聲稱,“和中國大陸應該基於原則交往”,國民黨大陸部主任林祖嘉表示,這個原則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國民黨一直都是在這個原則下與對岸進行溝通,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過。中廣董事長、國民黨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表示,國民黨應該堅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不能衹有“一中”沒有“各表”,因為“一中各表”是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就衹剩一半不是完整的,國民黨應該要有這樣的立場。〔4〕

  3、“九二共識”“模糊說”“無共識說”甚囂塵上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期間聲稱,“九二共識”是台海兩岸雙方“沒有共識的共識”,如同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一樣,是一種“創造性模糊”,宣稱“基於原則的接觸”與大陸進行交流。朱立倫並表示,九二會談後的共識基本精神就是求同尊異或存異,國民黨仍會秉持這樣的基本態度做兩岸交流。〔5〕對此說法,國民黨內一眾人等竟然竭力為其背書,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每個人對“九二共識”的解讀都不同,他認為“適度的模糊化”是對的。國民黨金門縣“立委”陳玉珍認為,事實上朱立倫的談話並沒有脫離“九二共識”,衹是技巧性地運用了中國文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朱立倫所提的是國民黨現階段最好的兩岸論述。倒是馬英九對此進行了直接反駁,馬英九表示,“九二有共識,因為‘九二共識’在談的時候,我是負責督導的”。〔6〕之後,馬英九受訪再次重申,“九二共識”本來就很清楚,大陸看做是定海神針,台灣看成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東西,兩岸怎麼談呢?〔7〕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朱立倫對於“九二共識”的說法錯了,並指出國民黨需要黨內兩岸政策大辯論,辯個三天三夜“高下立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