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郭震遠:日本對台灣影響不斷減弱

http://www.CRNTT.com   2009-11-22 00:12:34  


 
  人們普遍認為,所謂馬英九的“反日”立場,是導致日台關係嚴重下滑的主要原因。馬英九是台灣地區領導人,他的理念、立場必然對台灣的相關政策有重大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日台關係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顯然不是,也不可能是,僅由於台灣地區領導人更迭,以及他們不同的理念、立場和政策所決定。日台關係這次重大而深刻的轉折性變化,是若干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馬英九執政加速了這一轉折性變化,同時也加大了轉折的幅度。

  回顧1949年以來的日台關係可以看到,日本與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歷史淵源,以及日本對於在台灣問題上利益的判斷和追求,特別是它們之間的消長互動,是對日台關係有重大影響,甚至決定性影響的深層次因素。在過去六十年中,這兩個因素的消長互動,導致出現了日台關係的兩個階段和一次重大轉折,而且還促成了當前新的重大而深刻的轉折,促使日台關係進入又一個新階段。從1949年到1972年日台“斷交”,日本與當時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歷史淵源,是對日台關係第一位的影響因素。但日本對自己利益的判斷和追求的影響日益加強,日台斷交就是日本對自己利益的判斷和追求,第一次發揮了決定性影響。1972年到2008年5月,在台灣問題中日本對自己利益的判斷和追求不斷強化,進入21世紀後,這一判斷和追求,在日台關係中已經完全佔據了主導地位。

  從台灣方面來看,如果說李登輝與日本還有一些歷史淵源的話,那麼陳水扁與日本則只有赤裸裸的利益關係。陳水扁與日本的利益關係,是極端不平等的關係,即日本完全把台灣作為其對華政策的籌碼,而陳水扁則力圖把日本做為其搞“台獨”、搞分裂的又一個外部保護者、支持者。所以,陳水扁執政八年的日台關係,看似緊密,實際卻是陳水扁卑躬屈膝,一味討好日本,甚至不惜出賣台灣的核心利益,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對於釣魚島爭議的處置。所以,經過陳水扁執政的八年,已經形成了,台灣完全從屬於日本利益和政策的日台關係模式。馬英九執政後,處理日台關係,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反日立場和政策,他的相關做為只是試圖在日台關係中,更有效地爭取和維護台灣利益,例如對釣魚島爭議的處置,但馬英九的做為卻觸碰了日本在日台關係中的既得利益。這導致了日台之間重大的矛盾和摩擦,以及日台關係的明顯下滑。顯然,日台關係轉折性變化的重要性和深刻性,就在於過去二十年中,甚至更長時期中形成的日台利益模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未來時期中,如果馬英九及國民黨其他人士持續執政,日台關係肯定不會恢復到過去二十年的局面。但是,如果日本改變對台施壓的強硬措施,則日台關係必然緩解、改善,民主黨在日本執政為此提供了現實的可能。如果民進黨再次在台灣執政,是否會重新對日本卑躬屈膝,重現陳水扁執政時的日台關係,則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必須看到,陳水扁的媚日政策與其“台獨”政策是一個整體,重新執政的民進黨,如繼續堅持“台獨”政策,則必然媚日,但他們也必將遭到與陳水扁同樣的下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