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張亞中: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的現存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0-12-05 00:28:33  


 
  1937年在日本殖民統治者強力推行的“皇民化”時期,在政治上雖然高壓,但大多數的台灣人在意識上仍然強烈反抗。從後來轉向支持“台獨”的詩人巫永福〈祖國〉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據末期台灣人心中的祖國意識與民族意識並未消失。這首充滿著民族史觀的詩文,其第一段寫到:“未曾見過的祖國,隔著海似近似遠。夢見,在書上看見的祖國。流過幾千年在我血液裡,住在我胸脯裡的影子,在我心裡反響。呀!是祖國喚我呢?或是我喚祖國!”在控訴“祖國”將台灣遺棄給日本後,他仍未放棄對“祖國”吶喊:“風俗習慣語言都不同,異族統治下的一視同仁,顯然就是虛偽的語言,虛偽多了便會有苦悶,還給我們祖國呀!向海叫喊還我們祖國呀!”

  自馬關割台之後,雖然台灣與中國大陸在統治者地理上有了隔絕,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命運卻綁得更為緊密,如同當時的台中文人張深切所說:“我想我們如果救不了祖國,台灣便會真正滅亡,我們的希望只繫在祖國的復興,祖國一亡,我們不但阻遏不了殖民化,連我們自己也會被新皇民消滅的!”張深切呈現的正是一種民族史觀與命運共同體史觀,他視台灣與大陸命運完全牽連在一起,中國如果沒有辦法復興,台灣將難脫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

  日據末期的反抗與光復運動,至少證明在那個時期台灣人還是勇於作為一個中國人,也不如“台獨史觀”所稱的台獨意識起源於日據時代的誤說。台灣是“地方意識”,而中國是“國家意識”,將台灣的地方意識上綱為國家意識不符合當時的歷史發展。

  光復初期,台灣的社會菁英對於中國仍然充滿著憧憬,就以抗戰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為例。這首當年因抗戰而寫的熱血歌曲,已在日本殖民統下的台灣知識分子中傳唱。根據抗戰末期在中國大陸從事地下抗日運動的台灣人蕭道應公子的回憶,“(蕭道應)原本就有濃厚的祖國意識,聽說有這麼一個學習祖國語言的機會,便欣然前往報名……,除一般授課,還教唱當時中國的抗戰愛國歌曲,如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深受學生歡迎。……激昂澎湃的抗日情緒,一天天高漲,也因此萌發了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的念頭。”(蕭開平,〈屏東佳冬蕭家抗日史跡〉,《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會訊》,第一期,2009年8月10日,頁20。蕭道平為蕭道應之子)。

  當時台灣人在傳唱“義勇軍進行曲”,都知道這是首來自中國大陸的抗戰歌曲,一方面基於對大陸人民抗戰同情,一方面對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記憶猶新,再加上簡單易學,以及歌曲激奮人心的歌詞,成為廣為流傳的國語歌曲。

  抗戰末期,大陸各地的反日運動,人們口中高唱的是“義勇軍進行曲”;光復前後,台灣人們口中高唱的也是“義勇軍進行曲”,證明了兩岸歷史的共同脈動,也印證了台灣人當時的中國認同。但是這種民族認同,很不幸地馬上隨著“內戰體制”以及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快速地變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