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北觀點:需有祖國認同與祖國史觀

http://www.CRNTT.com   2011-04-16 00:12:57  


 
  “兩岸統一”vs.“東西德統一經驗”

  關於借鏡東西德統一經驗,首先東西德二戰後1945年分裂至1990年統一止,期間分裂僅45年。45年是個怎樣的概念呢?兩德人民分裂45年的國族認同,就如同1945年台灣光復,台灣同胞萬民騰歡慶回歸,因為當時兩岸僅切斷50年。也如同二十年前兩岸開放時,在台外省人表露對內地的赤子故土情懷,使國府對故土四十年的妖魔化宣傳一夕瓦解。因為對1949年遷台的外省人而言,與對岸故鄉斷絕僅45年。然而,兩岸分裂是自1895年迄今(除1945-1949年外),長達110年,其間歷經日據末期人類史上最暴力的“皇民化”思想改造運動、兩蔣執政對內地妖魔化的強力宣導、及李扁執政的“去中國化”政體改造,故兩岸分裂的本質及其強度,與東西德分裂截然不同;至於衍生的現實政治意識,台灣不但有台獨,有40%的民眾是屬綠色台獨,而且還有台獨學者建構令綠營相信的“台獨史觀”,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均遠非東西德之分裂案例可比。

  再者,東西德人民均認同德國,東西德政府之法律亦然,東德主張其主權與治權均涵蓋西德,視西德為非法政府。西德則居然仍使用舊德意志帝國的國籍法,視東德人為骨肉同胞,東德人踏上西德只要願意,就立刻可領到西德的身份證。因此,兩德人民有這樣強烈的德國認同,其《基礎條約》內有關彰顯在法律上東西德已經是兩個完全相互獨立的國家,實質是欺騙美蘇列強,一旦世界有變,德國必將統一;因此,兩岸未來如簽訂有關的協定,除非台灣人民對大陸有像西德對東德那樣的國族認同,方可學東西德的《基礎條約》。否則如果冒然借鏡東西德經驗,則因二者情境不同,勢將畫虎不成反類犬,恐將更加固化兩岸的分離。

  關於前述歐洲與東西德經驗的另一迷思,是時空背景相異的美國因素。德國與中國相較,攸關其影響力的地緣位置及國際關係截然不同。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分離運動,就美、加的友好關係與綜合國力對比而言,美國無須藉魁獨遏制加拿大。同理對東西德而言,統一的德“國會”對法國、英國、俄羅斯產生歐洲均勢,美國不一定會拼死力阻德國統一。事實上,東西德的統一,如果沒有美國的默許是不可能的;但就美中關係而言,中國是二十一世紀初正在崛起的次強權,美國則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強權,故美國極力藉台灣以遏阻大陸的崛起,這也是東西德統一經驗中所沒有的國際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