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北觀點:需有祖國認同與祖國史觀

http://www.CRNTT.com   2011-04-16 00:12:57  


 
  “祖國認同”:鞏固深藍、凝聚淺藍、感化淺綠、震懾深綠

  展望未來,當務之急是應推出能有與深綠抗衡的史觀論述,尤其是旗幟鮮明的“祖國史觀”,並以“祖國史觀”豐富“祖國認同”的話語權。當然,“祖國史觀”的核心是立足於真實的歷史表述,例如本人就曾於2010年9月16日台灣北區台北市“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科課程綱要(草案)公聽會”上,提出清朝時台灣人民曾參與全國“國家治理”的祖國史觀。因為,兩岸在大清時原屬一國,斯時國家是處於一體化的宏偉體制,中央是施行對台傾斜予秀才、舉人、進士科舉保障名額的優惠政策,復以任官迴避本籍制度調派考取功名的台士赴中央或他省為官,參與全國的“國家治理”。因為本人論述是立足於真實歷史,故在場綠營雖眾,也無法提出異議,無可奈何。

  目前島內統獨勢力,藍營未能像獨派挺身高倡“獨立建國”般光明正大地講“兩岸統一”,而以“不獨不統”、“統合”等遮掩或替代其傾向統一。惟俗雲“言不正名不順”,其結果是實質侵蝕台灣人民統一認同的正當性,換言之“祖國認同”是不可替代的;在台灣現階段的統獨政治光譜上,獨派能旗幟鮮明地主張“獨立建國”,甚至將台獨道德至高化。統派為什麼不能也旗幟鮮明地主張“祖國認同”,將統一道德至高化?!如果統派能旗幟鮮明的高舉“祖國認同”,則可使綠營知道台灣社會還有相當多的民眾是堅定地視中國為祖國,此勢必震懾40%綠色板塊。對淺綠群眾,則藉“祖國史觀”使其認知真實歷史,對其柔性感化影響。對淺藍群眾,“祖國史觀”則可使他們突破遭“台灣主體論”壓制的心理枷鎖,喚起其原有潛藏的祖國情懷,引導其對祖國的認同。對深藍群眾,“祖國史觀”強化其視中國為祖國的信念。

  因此,“台胞認同祖國化”在政治上可震懾深綠、感化淺綠、凝聚淺藍、鞏固深藍。至於如何改變此一形勢,其具體落實之法就是樹立併高舉“祖國認同”的旗幟,於台灣史領域建構“祖國史觀”,使島內能有與深綠抗衡的論述能量,並以“祖國史觀”豐富“祖國認同”內涵。最後,吾人應有完成“兩岸統一”是我們當代中國人的神聖使命,統一道德應予至高化,藉“祖國認同”信仰力量擴大統派聲勢與影響,使藍營不但不牽就綠營論述,並引導凝聚藍營力量,俾與獨派鼎足相抗,為未來兩岸和平發展後的政治談判,紮下厚實的民意基礎。“祖國認同”,是統一的思想根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