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理查德.柏茨:剖析美國的東亞和中國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2-05-14 08:25:42  


 
  在朝鮮半島,雖然美國解決朝核問題的外交手段收效並不顯著,但是總比對朝鮮進行直接軍事打擊更明智。而美韓之間的問題在於,近幾年兩國針對朝鮮的政策和公眾觀點產生分歧。韓國利用“陽光政策”向朝鮮釋放安撫的信號。韓國青年一代認為美國介入導致半島地區的不安定。雖然目前韓國保守派政府對鞏固美韓聯盟有益處,但是韓國政治一旦出現波動可能會釀成危機。美國可能會對美韓聯盟做如下調整:第一,降低韓國社會的仇美情緒;第二,減少或轉移在韓國的防禦資源到中東地區;第三,在韓國維持足夠的軍事力量,一旦發生戰爭可立即支援韓國。這個方案其實最先由卡特總統提出。當時這並不是個好主意,但三十年之後新形勢卻使該方案變得可行:美國對韓國涉入過深將削弱兩國聯盟;美國的空軍戰鬥力提高;韓國經濟能力提升減少了對美國軍事援助的依賴。

  台灣問題對美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一些國家認為台灣地區是美國在亞洲地位的試金石。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一向保持若即若離的態度,而且美國並不明確中國將如何解決台灣問題。但是雙向不明朗的態度可能會導致中美錯誤估計對方的底線,因此美國最好做出更加明確的承諾。

  未來如何

  美國政府在亞洲戰略上的最佳選擇是推進“制度模型”,同時利用美國的雙邊和多邊安全同盟維護美國的安全利益。美國若想重拾在亞洲的領導位置,需從國內改革下手。但是如果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勢頭不減,美國的相對落後趨勢將是無可挽回的。

  美國在亞洲的總體戰略應遵循目前的軌跡:在台灣地區問題上保持一定的彈性;和朝鮮達成外交和解,使之放棄核武器計劃;調整美韓軍事同盟;維護美日同盟,但不鼓勵日本軍事正常化;在可行範圍內加強和印度的關係;支持巴基斯坦對抗塔利班和基地組織;與東南亞,尤其是澳大利亞,保持友好合作。

  從長期來看有兩個重要問題:第一,美國是否應繼續在亞洲安全系統中保持強勢地位?如果答案為否,日本的角色將更加突出。這會增加日本對核武器的訴求。第二,中國能否維持高速經濟增長?如果答案為是,那麼在中美權力交替中,該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問題將成為頭等大事。

  (作者系哥倫比亞大學戰爭與和平研究所主任、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本報實習生薛鬆整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