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為什麼不能對歐元危機袖手旁觀?

http://www.CRNTT.com   2011-01-07 11:14:07  


10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布魯塞爾會見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 新華社記者謝環馳 攝
  中評社北京1月7日訊/“雖然中國不可能像當年美國那樣推行一個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但是,協助歐元穩定從而維持歐元區投資和貿易的穩定,對繼續吸納中國出口是一個現實而可行的選擇。”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周慧來的文章“中國為什麼不能對歐元危機袖手旁觀?”:

  希臘、愛爾蘭相繼出現主權信用危機,致使歐元面臨自1999年創建以來的一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中國的態度和政策引人矚目。在溫家寶總理就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問題上表態之後,最近王岐山副總理在中歐高層經貿對話上再次就必要時出手解救歐元進行了確認。這表明,面對歐元危機,中國不會袖手旁觀。

歐元是可救貨幣

  從歷經曲折磨難創建以來,歐元雖然沒有當初預期的那樣強勁有力,但總體表現尚盡人意,它並不是扶不起的阿鬥,是可救的貨幣,理由有兩點:

  其一、從歐洲一體化的歷史來看,從當初的歐洲煤鋼聯營發展到今天產生了統一憲法、中央銀行、“總統”和“外長”的歐盟,歐元具有堅實的政治基礎和融合潛力。自希臘出現主權債務危機,以及隨後的歐盟中央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救助行動等等過程來看,歐盟的經濟、貿易和貨幣一體化程度與政治一體化仍未完全合拍,這次發生了歐元自產生以來的首輪危機,已經令歐盟就《穩定與增長公約》對成員國的經濟和財政政策約束程度、歐盟中央銀行充當“最後貸款人”、歐盟是否應擁有徵稅能力等問題進行反思和討論。人們也認識到,歐元及歐盟的解體在政治上是難以接受的。因此,可以預期,危機過後,歐元的政治基礎將更加堅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