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陳癸淼:中華民族愛和平 復興求大同

http://www.CRNTT.com   2011-02-03 00:11:47  


 
  二、民族的願望

  從鴉片戰爭到大陸文革結束,一個世紀多期間,死於內亂外患的中國人近億,屍堆如高山,血流似江河;家破人亡,山河破碎;生命、財產、資源的損失無法估計,人性被戕害扭曲,人格受辱,人權被踐踏,所造成的精神上與心靈上的傷痛,更是史無前例。這一百年來中華民族陷入了既久且廣又深的苦難中。而這樣的苦難也激發了堅強的自我愓厲,雪恥圖強的意志。

  中國人第一個認識西方優勢是武器精良,所以雪恥圖強的第一步是船堅炮利、堅甲利兵。但是經甲午一戰,清廷陸、海軍盡墨。經此打擊,乃醒悟到日本之能打敗大清帝國,在於明治天皇的變法維新。於是有康有為的上書變法,1901年光緒下詔變法維新、推動新政。明治維新是成功的例子,而中國的新政則是夭折。最後是期望以革命推翻滿清以強國。

  孫中山先生凜於滿清之顢頇,國之將亡,乃倡導革命。經過十次失敗,終於在武昌起義,一舉推翻了滿清。國民革命並沒有強大的軍隊,也不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地打垮清廷,卻很戲劇性地建立民國。為什麼會這樣?孫中山先生是醫生也是一介書生,但是他倡導“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以“三民主義”建立“富強康樂的新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這些號召正好滿足了苦難中的中國人,道出了也指出了華族內心的長久期盼,所以一下子就贏得了民心,這就是國民革命不靠強大的武力而很快就翻滿清的最根本的心理因素。

  民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舉,又逢軍閥割據,內戰不停。到了國民政府北伐統一中國後,開始建設國家。但是日本軍閥不要中國強,乃於民國二十年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了為期十五年的侵華戰爭。忙於抵禦外侮,又有國共的鬥爭,內憂外患交迫,現代化的國家建設幾乎停頓。民國三十四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全力剿共。抵抗日本十五年不敗,而剿共只剿了三、四年就丟掉了大陸。為什麼?其實共產革命的成功與國民革命的成功如出一轍,都是滿足了中華民族強烈雪恥圖強的預言,國民政府執政三十幾年,孫中山先生的理想沒實現,中國共產黨乃放出共產革命的種種口號,人民失望於國民黨乃寄望於共產黨。這是共產黨能迅速席捲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總之,國、共兩黨的革命能成功,能得到支持,其實都是因為中國人雪恥圖強這個全民的共同願望所使然。中國打美國(韓戰)、打蘇聯(珍寶島)、打印度、打越南,為被外國人欺侮一百多年的中國人出了怨氣,人造衛星、核彈、國防、外交…大大提高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滿足了長久以來要“雪恥圖強”的“民族願望”。就是這個“民族願望”陪伴著中華民族渡過亢龍有悔、潛龍勿用時期的苦難。同時它也成了“飛龍在天”的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