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IMF不是權力秀場

http://www.CRNTT.com   2011-05-20 09:32:45  


卡恩的繼任者將面臨國際社會更為複雜的挑戰,而非享受總裁寶座的榮耀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下一個是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卷入性侵案辭職後,關於繼任者的角逐烽煙四起。包括中國前央行副行長朱民在內,來自新興市場的候選人獲得各方擁護,使這場世界性“競賽"盡顯分享權力的熱情,但除此之外,IMF是什麼,究竟能帶來什麼往往被忽視。

  一、繼任者名單很長,暗戰已經開始

  新興經濟體渴望在總裁人選上擁有更大發言權

  卡恩涉嫌性侵犯尚未有正式定論,但圍繞繼任總裁人選的鬥爭卻已愈演愈烈,焦點集中在新興國家以及歐洲老派國家之間的暗中角力。《明鏡》周刊指出,作為一個擁有9000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消防員”,IMF目前的權力架構依然是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反映。但這一次,IMF內部的實力變化將使新興經濟體國家在總裁人選問題上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他們將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發展中國家候選人競選IMF總裁。

  不過,至少可以確定的是,美國人并不奢望IMF總裁的寶座屬於他們。這源自布雷頓森林會議之後,在全球兩大金融機構領導人選(世界銀行和IMF)上,美國與歐洲達成的“君子協定”——“美國人不適合同時擔任全球兩大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在此之後,美國人一直擔任世行行長,IMF的掌舵人亦從來沒有“走出”歐洲。

  二、IMF發端於全球金融合作的理想

  向186個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作為二戰完結後重建計劃的一部分,IMF與BIS(國際清算銀行)、世界銀行被稱為“布雷頓森林機構”。截止2010年4月,IMF有186個成員國。初期IMF定位於“世界央行”的角色,旨在穩定國際匯兌,消除外匯管制,并通過短期貸款解決成員國因國際收支暫不平衡產生的外匯資金需求。

  IMF給成員國提供的短期貸款來源於各成員國認繳的份額,份額的制定參照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大致與該國的國民收入、黃金和外匯儲備、進出口貿易額以及出口波動性等要素有關。份額決定了其向IMF繳款的最高限額、投票權以及可獲得貸款的限額。20世紀八九十年代,前蘇聯的解體導致獨聯體各國陷入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資本外逃的經濟困境,IMF能够既給這些獨聯體國家貸款,同時又幫助他們解決宏觀經濟穩定和結構調整方面的問題,在國際組織中話語權越來越重要。

  主要經濟體金融博弈場

  IMF的另一個角色是“核數師”,工作是記錄各國之間的貿易數字,和各國間的債務,并主持制定國際貨幣經濟政策。在IMF現有的2500名左右雇員中,有80%左右是宏觀經濟學家,擁有進出各國央行和財政部進行政策磋商活動監督的便利。面對全球性的重大決策和利益分配時,由於成員國擁有的份額不同,為爭奪更大的話語權,IMF時常成為主要經濟體之間就財政、貨幣、匯率等議題進行博弈的場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