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張五岳:未來兩岸關係 政治議題難迴避

http://www.CRNTT.com   2011-07-26 00:38:01  


ECFA簽署,顯示兩岸關係已進入和平發展機遇期。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在《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發表專文《從“國統綱領”到ECFA:兩岸關係互動的回顧與前瞻》。作者表示:“展望明年,兩岸關係即將因為兩岸內在的政治發展與兩岸的對話協商邁入一個新的階段,重新回顧省思20年前大陸事務專責機構的建立與‘國統綱領’的定訂與推動,對其一方面能在台灣的開放多元民主化進展中凝聚基本共識;另一方面在兩岸關係的主權治權治絲益棼與政治互信不足中循序開展兩岸關係,至今不僅仍有其時代的意義,亦可提供朝野領袖作為開展兩岸互動的圭臬。因為,面對未來兩岸互動協商的可能新局,吾人深信不論是台灣的政黨政治抑或多元開放社會,台灣的民主與多元應該在兩岸邁向和平發展的漫長道路中扮演更為正面與重要的角色。”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

  馬英九“總統”上台至今已滿三年,兩岸關係已由北京在2007年底所宣示的形勢嚴峻變成形勢和緩,由歷史的高危期變成和平發展的機遇期。最能體現兩岸關係發展的莫過於雙方所正式授權對話協商的管道──海基與海協兩會,海峽兩岸的海基會與海協會從2008年5月20日到2010年12月21日,已舉行了六次的“江陳會談”,總共簽署了15項協議,與達成一項共識。這些攸關兩岸民眾切身權益事項的簽署與落實,特別是ECFA的簽署與兩岸經合會的設立,不僅標誌著兩岸關係從以往“單向”走向“雙向”,由“間接”走向“直接”,由“局部”逐步邁向“全面”,打造新的歷史性里程碑;也為今後台海兩岸關係開展一個互動新局。

  兩岸在ECFA簽署後欲建構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究竟是務實面對長期所存在的政治歧見,開始準備進行政治性議題的協商?抑或暫擱政治爭議仍然透過經貿、文化、社會等民生議題深化協商,以為未來可能的政治談判造條件呢?外界雖然不免有仁智互見之議,但筆者認為在2012年台灣大選後不論選舉的結果如何,兩岸關係在未來四年的協商與互動上,勢將難以避免就涉及相互定位等政治性議題進行對話與協商。是以,前瞻未來,如何未雨綢繆就兩岸可能新的互動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乃至兩岸智庫學者進行共同研究,已是有志之士未來亟需面對的嚴肅課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