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五岳:小心呵護避免和平發展格局生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5-24 00:08:37  


 
  所謂“記取教訓、抓住機遇”主要基於,自從1987年兩岸交流以來,面對外在國際政、經的快速變遷,與兩岸各自內部政、經、社的遽變與轉型,特別在歷經台灣的政黨輪替與風風雨雨的波折,讓兩岸的執政當局在2008年都記取了過去的經驗教訓,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希望為兩岸的和平發展開創一個新契機。

  所謂“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主要在於,面對兩岸長期以來在政治上存在的歧見,自從2005年連胡會晤之後,國共兩黨雙方初步建立起政治的互信與互諒,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兩岸的領導人一方面緊緊抓住和平發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也秉持求同存異,而暫時擱置敏感的政治爭議,避免因政治的分歧影響到經貿與社會交流的進展。所謂“平等協商、共創雙贏”體現在,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此一兩岸特色的協商機制,短短不到四年舉行的七次的“江陳會談”,簽署了16項協議與一項共識,也讓兩岸各自主管機關的政府官員也可以透過兩會協商機制,直接上談判桌對談。對於兩岸兩會所簽署的協議,雙方公部門在執行與落實上,除了由各自層級相當的主管官直接進行接觸外,更進展到部長層級的接觸與溝通。

  回顧過去四年與展望未來四年我們應該本著何種心態?如果從台海兩岸百年歷史的長河中做若干的省思,應可得到適切的解構與評價,而不必有著不現實的期待。自從1895年甲午戰爭割讓台灣給日本迄今已逾117年,自從1945年日本戰敗歸還台灣迄今66年,從1949年兩岸隔海分治以來迄今已逾62年。兩岸歷經長期的隔閡對抗乃至兵戎相見,自1987年11月2日兩岸開啟民間交流才歷經24年。1991年兩岸開啟了兩會協商對話機制雖逾21年,但自1999年7月9日因為李登輝先生提出“特殊兩國論”,卻使兩岸對話協商中斷。一直到2008年520馬政府上台,才又重啟兩岸兩會的對話協商,迄今只有短短四年的時間。

  我們可以清楚看出過去四年的兩岸關係,無論是從雙方的協商對話、協議簽署、乃至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項的互動交流熱絡,都是百年來兩岸關係前所未見。但正因為面對百年歷史所遺留下的諸多制約,過去四年的兩岸關係發展,雖然讓人欣慰與期待,但毋庸諱言地,在兩岸的和平發展道路上,過去四年所獲致的成果,仍然屬萌芽的脆弱階段,或是“初級階段”,仍然未臻鞏固與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