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城市化融資

http://www.CRNTT.com   2013-03-18 08:47:54  


如何為城鎮化建設融資是一個重大挑戰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訊/“城市化進程中地方政府的推動或不可避免。現在地方政府又多了一個很大的支出責任,就是提供保障性住房。要讓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達標,就必須在融資渠道上繼續給地方政府開口子”。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宗濤在最新一期《財經》雜誌(2013年3月10日出版)撰文“為城市化融資”,全文如下:

  與一般經驗相比,中國城鎮化率還有20%以上的空間,而如何為城鎮化建設融資是一個重大挑戰。

  ■ 地方債務負擔

  有專家按過去新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城鎮化關係測算,如果城鎮化率繼續保持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那麼2015年城鎮化率將達到55%,同時產生11.2萬億元的基建資金需求;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2012年- 2020年會共產生27.8萬億元的基建投資需求。

  這些資金主要依賴地方籌措。當前地方債務負擔已經較高,是否還有能力為城鎮化融資?與國際經驗相比,中國地方政府的確承擔了更繁重的公共支出責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地方財權與事權存在絕對意義上的錯配。

  地方政府的支出責任固然較多,但也同時支配了大量的財權。如果看最終所支配的財政支出,就會發現在1994年前後,地方支出的占比沒有任何下降,甚至還略有上升。因為地方獲得了大額的轉移支付。到2011年,全國財政支出的80%以上是由地方完成的。從這個角度說,就基本的公共支出責任而言,地方的財權和事權是匹配的。

  當前地方債務的積累在很大程度上與城鎮化有關。當前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是政府融資平台,目前平台貸款餘額較危機時的10.7萬億元有所下降,但仍在9萬億元左右。此外,還有中央代地方發行的債券,以及試點地方自行組織發行的債券。城投債是另一個重要的直接融資來源,近年擴張較快。

  最後,包括理財產品、銀信合作等在內的交叉性金融產業也有部分資金流入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地方政府的這些舉債在較大程度上是圍繞著城鎮化展開的。這些資金需求不可能也不應該用預算內財政收入來滿足。

  ■ 理想融資模式

  成熟市場經濟體的城市化融資模式主要是發行市政債券,還款來源包括物業稅和使用者付費收入,其中以物業稅為主。物業稅將城市建設的收益逐步回收,地方政府會參與物業增值的分享,在現金流上能與市政債相匹配。同時,主要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保證了透明度要求,強化了地方融資的市場約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