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貿易數據背後的貨幣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8-11 09:17:53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訊/中國貿易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速達到14.1%,而進口卻下降了2.1%。這個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的外需在增加,而內需卻顯得十分乏力。出口增加只能說明外國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增加,而進口體現的卻是中國的需要。同時,內需減少,外需增加也會導致中國貿易失衡加劇。實際上,7月的貿易順差2919億元人民幣,擴大了1.7倍。

  經濟網發表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文章表示,這樣的情況對中國非常不利。因為,貿易順差的擴大會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最近,美元在QE進一步縮減的過程中對歐元等貨幣呈現升值壓力,而就在這時,人民幣兌美元卻處於升值的相反狀態。這似乎正說明了貿易順差對人民幣幣值的影響。

  中國內需本已虛弱,而人民幣升值所引發的人民幣貨幣收縮效應,將進一步弱化中國經濟內需。這將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內需減弱,外需旺盛將導致出口增加,進口減少,順差加大;而順差加大所引發的人民幣升值將產生人民幣收縮效應,進一步壓制內需。如此循環往複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文章分析,人民幣升值為什麼會導致貨幣收縮效應?原理如下:從5月份的外匯占款分布情況看,中央銀行購匯只有3.61億元人民幣,其餘90%的外匯被商業銀行購得。這說明,中央銀行已經基本退出外匯市場的日常幹預,而由18家做市商(商業銀行)接過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日常義務。這就有問題了。商業銀行購匯量加大,必然“長綫”占壓商業銀行人民幣流動性,但商業銀行吐出的人民幣卻是企業的活期存款,屬於短綫資金。

  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在用“長期流動性”置換“短期流動性”。這將帶來兩大問題。第一,商業銀行存貸期限錯配加劇;第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需求加大。而這正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金融核心問題。表面上看,流動性不少(M2增速高達14.7%),但利率居高不下。如果要壓低利率,央行必須在更大程度上吐出基礎貨幣——貨幣政策效力降低。其實,第二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揭示了這樣的問題,它認為,M2增速超過“名義GDP”增速5個百分點,這說明央行給出的流動性已經很高了。

  M2增速超過“名義GDP”增速5個百分點,確實有點離譜。但結果是什麼?6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比3月份下降22個基點——尚不足一次降息的幅度。從結構上看,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比3月份僅下降11個基點;票據融資加權平均利率比3月份下降77個基點,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卻比3月份上升23個基點。這說明,企業或個人短期借貸利率下降幅度遠遠高於長期借貸利率。其內涵是說,市場上,長期借貸資金緊張。這恰恰說明,商業銀行資金被“鎖長放短”的後果。這樣的金融結構是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