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俞可平: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http://www.CRNTT.com   2014-12-02 10:59:16  


俞可平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訊/11月15日,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教授應邀來杭出席浙江省社會科學界第二屆學術年會開幕式,並作了題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幾個重要問題》的學術報告。會後,記者就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對他作了專題採訪。

  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記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如何深刻理解這一重要論斷?

  俞可平: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這個總目標的確立,一方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方向,使各項工作有了總的抓手,另一方面又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相銜接,從而朝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在我看來,要真正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不能就依法治國談依法治國,而應把依法治國放到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總體布局當中,尤其是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結合起來。這兩次全會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三中全會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後者實際上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最重要的一步。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簡單地說就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個總命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體現了制度建構的兩個核心內容,即制度設計和制度執行。在此之前,我們很多領導幹部很少關注治理現代化概念,其實在政治學界國家治理現代化一直是這些年的熱門話題。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大都跟國家治理現代化相關,比如說現在老百姓最頭疼的是環境污染,首先是空氣(霧霾)、水污染、土壤污染,還有教育、醫療、治安,等等。這些問題就是治理的問題。如果把所有的治理問題上升為體制的問題,就會給我們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動。治理,更多的是工具理性,不是價值理性;用傳統的術語來講,是“用”而不是“體”。

  國家治理現代化必然要求“法治”。法治既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不可或缺的要素。沒有現代的法治體系,就沒有現代的國家治理體系;沒有法治,就沒有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公共權力如果不遵守既定的法律規範,公民權利與公共權力之間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界線,就不可能建立現代的國家治理體系。在國家治理中,樹立憲法和法律的至上權威,這是法治最根本的含義。因此,可以說,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途徑和基本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