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看待當前宏觀經濟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15-08-08 07:02:33  


 
  高度關注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文章指出,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理性、客觀、全面地認識經濟存在的問題,傳統經濟仍處於衰退之中,新經濟增長動力僅是初步顯現,產業和區域分化加重,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相當一部分企業經營依然困難,經濟運行效益尚未改善,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一是國內經濟仍處於“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過程中。受外需持續低迷、國內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和人口增長減慢等因素影響,中國需求結構從以住行為主逐步轉向以服務業為主,傳統商品的需求減慢,與之對應的產業產能出現相對過剩,有的甚至絕對過剩,去產能將是今後兩三年的重要任務。近期,雖然房地產市場銷售有所回暖,當由於住房庫存量較多、在建規模較大,房地產仍處於減庫存之中。2008年以來,產能過剩企業、房地產企業、地方融資平台在快速擴張中積累大量債務,今年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地方債的積累速度,但面對經濟下行和風險偏好降低,銀行慎貸斷貸現象增加。

  二是通貨緊縮的壓力依然存在。今年以來物價水平整體較低,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3%,漲幅同比放緩1個百分點,已連續10個月在2%之下。儘管勞動力成本上漲會帶動服務價格穩中略升,在居民消費構成中占3%的豬肉價格開始上漲也會推動消費價格,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會略有上漲,但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不會超過2%。工業品價格降幅加深,上半年工業生產出廠價格下跌4.6%,跌幅同比擴大2.7個百分點,已經連續40個月呈現下跌態勢,價格環比下跌的勢頭沒有得到遏制。

  三是股市近期暴跌影響市場信心和經濟發展。6月中旬以來,中國股市出現了暴跌調整。金融行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10%左右,上半年金融業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如果股市大跌令金融行業萎靡,會拉低整體經濟增速。股市財富縮水直接導致居民或企業支出下降,壓低實體經濟總需求;不少企業以股票為抵押物借錢,股價下跌會降低抵押物價值,影響相關企業的融資能力,從而對其經濟活動帶來不利影響,使已經開始發揮作用的貨幣政策再次失去效應。

  上述三個問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會使上半年已經緩解的“債務—通貨緊縮”效應問題再度出現,引發經濟今年年底和明年的經濟進一步下行。1932年歐文•費雪在《繁榮與蕭條》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債務—通貨緊縮”理論來解釋大蕭條,認為大蕭條是由企業過度負債所導致的。在蕭條中,債務和通貨緊縮是兩個最主要的變量。經濟在某個時點處於“過度負債”的狀態,債務人或債權人出於謹慎,往往會引發債務的清償。債務清償引致資產廉價出售,並且引致存款貨幣的收縮以及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存款貨幣的收縮和貨幣流通速度的下降引起價格水平下降和企業資產淨值的更大下降,這加速了企業的破產和利潤的下降,又導致企業去的虧損、破產和失業,引發悲觀情緒和信心喪失,反過來又導致貨幣的窖藏行為和貨幣流通速度進一步下降。同時,利率也會產生複雜的變動,即名義利率下降和真實利率上升。

  當前,中國的企業產能過剩和政府債務狀況、通縮趨勢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高等特征,基本可以用“債務—通貨緊縮”理論解釋。解決這一難題,既需要進一步加快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土地等領域的改革,解決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提高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投資回報率;也需要宏觀政策配合以創造一個寬鬆的貨幣和經濟運行環境,穩定資本市場,降低債務水平,打破“債務—通貨緊縮”循環,遏制經濟繼續下行,防止財政金融出現系統性風險。

  應繼續實施相對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

  文章提出,目前,中國潛在經濟增長在7.5%左右,實際經濟增長仍低於潛在水平。貿易順差較大也表明儲蓄仍大於投資,均衡利率仍存在下降空間。建議把居民消費物價上漲2%-3%、經濟增長7%左右作為宏觀調控目標,繼續實施相對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

  首先,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一是在地方財力受限的情況下,中央可適度擴大赤字規模,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應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適時修改今年的中央預算計劃,防止為完成今年的預算目標,在年底突擊加大稅收力度、控制預算支出,造成類似於2014年年底那樣的緊縮財政政策的局面;二是抓緊落實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工作,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加大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力度,今年可以把債務置換額度增加到3萬億元;三是進一步盤活存量財政資金,通過審計和督察,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四是完善公私合作(PPP)項目的法律環境,加快推動國家批准的1043個PPP項目的落地。

  其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適度寬鬆。一是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社會流動性基本充裕,引導全社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下半年,可適當採取1-2次降低基準利率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二是發揮好股票市場的作用,在前期救市的基礎上,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相關部門要及時向市場傳遞政策信號;三是發揮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加大對基礎設施、三農、進出口等領域支持。

  第三,發揮內需特別是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一是進一步充實和完善重大項目工程包,推進既有助於短期經濟增長,又不會造成未來能力過剩的項目,比如通過發行專項債券推動大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地下管廊建設等;二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推進住房保障方式轉型,壓縮保障房的建設任務,允許地方政府以政府採購方式從商品房市場採購,增加保障房供應。部分商品房庫存過高的三、四線城市應進一步採取降低公積金申請門檻、放鬆買房落戶、稅費補貼等手段促進存量住房的消化。合理支持房地產開發貸款和融資,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

  第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一是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政府制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為創業、創新營造更好的環境;二是支持區域性資本市場發展,如新三板、擔保、眾籌等新業態;三是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措施。完善設備加速折舊等政策,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等試點政策擴大到所有科技園區和科教單位。

  第五,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發展混合所有制,力求在國企改革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通過國有企業的機制創新,輔之以環保、技術等標準,推進過剩產能的削減。加快落實稅制改革政策,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實施服務業全覆蓋,支持服務業的發展。利用通脹水平偏低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水、電、油、氣、運等資源和基礎產品價格改革,通過價格杠杆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