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刺激政策能挽救世界經濟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7-02 10:07:17  


世界經濟正面臨著中長期結構調整的挑戰
  中評社北京7月2日訊/金融危機引出了全球金融體系和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等諸多基本面問題。第一財經日報發表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胡一帆文章表示,產能過剩是過去十幾年中全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憑借著廉價勞動力和資源充當了世界工廠的角色,產出大於自身需求,並通過向工業國出口的方式消除其過剩產能;另一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工業國充當了世界的終極消費者,過度進口商品及服務並通過擴張性的貨幣和信貸政策促進消費,以克服因收入增長放緩所導致的需求不足。房地產成為一個理想工具,只要房價能夠持續上漲,依托兩項獨特的金融創新安排——“貸款與財富掛鈎”和 “按揭淨值提取安排”,居民工資沒有提高卻可以使財富增加,消費擴張。

      刺激計劃延續原有增長模式

  文章稱,經過近10年的不斷上漲,美國房價最終步入下行周期,整個金融和經濟大廈隨之倒塌。美國信貸過度擴張的增長模式宣告結束,未來很難再依賴信貸擴張來維持經濟增長。美國居民債務比率已升至占GDP的100%,金融機構的債務高達GDP的120%,去杠杆化已是不可避免。美國無疑需要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美國經濟因此有可能在短期和中期保持低速增長,直至其找到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其他工業國情況與美國相似。由於工業國需求萎靡,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必須做好長期出口緩慢增長甚至會負增長的準備;新興經濟體未來經濟增長應依靠內需。

  各國政府在金融危機中紛紛拋出刺激計劃,其規模、各國合作程度、財政及貨幣政策間的協調,以及非常規工具的應用都是史無前例的。各國經濟刺激計劃數額高達全球GDP的2.7%。

  對如此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進一步解構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延續或支持各自原有的增長模式。換言之,新興經濟體還是大幅投資於製造業與基建項目,而工業國則繼續鼓勵信貸與消費。

  比如,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100%都是政府投資和政府支出,主要投資於工業與基建項目;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刺激計劃的60%為政府轉移支付和減稅,其餘40%為政府投資和政府支出(這還不包括信貸刺激及問題資產救助計劃中的政府轉移支付);德國的這一比率為60%和40%,法國為60%和40%,意大利為80%和20%,西班牙為82%和18%。

  長期來看,這肯定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藥。世界經濟正面臨著中長期結構調整的挑戰。工業國應該著眼於恢復其製造業產能,降低對信貸擴張的依賴;同時,新興經濟體應該更多地刺激國內需求,減少對出口的依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