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包淳亮:中國前途可能出現的幾種局面

http://www.CRNTT.com   2011-01-10 12:00:08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訊/“中國各種制度的自我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政治制度也遲早得進行翻修,這無庸諱言。不過在告別關於中國前途的各種‘舊想定’之際,未來數十年中國的‘新想定’是什麼?”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學者包淳亮的文章“中國前途可能出現的幾種局面”:

  蘇聯、東歐崩解後的許多年,中國處於“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合法性危機當中,當時中外各界對於中國共產主義政權能否在21世紀後存續下去,抱持很大的疑慮;美國有一份軍方的戰略評估,認為中共政權崩潰的可能達四成以上,比較樂觀的估計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諸侯經濟,最樂觀的“想定”(scenario),或者說情勢評估,出自於大戰略家尼克森、基辛格,與戰略歷史學家保羅肯尼迪等,他們認為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結束之際,中國經濟將有可觀的國際影響。支持他們這種“輕率的樂觀”者,十中無一。

  這個時代結束了,在中國境內也在自我調侃中悄悄退入了歷史舞台。葛優在電影《非誠勿擾》中的身份“三無偽海龜”,堪稱一代中國精英的自省。1990年代的中國精英群體,認識到中外落差懸殊,喪失了對國家前途的自信,因此積極移民海外,暮然回首,才看到中國已經華麗轉身。戲中,葛優到教堂去懺悔,他確實該去的,他是代表那一代“落跑的精英”進行懺悔,因此要跪到太陽西下,乞求“苦守寒窑”的一般民眾的諒解。

  中國各種制度的自我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政治制度也遲早得進行翻修,這無庸諱言。不過在告別關於中國前途的各種“舊想定”之際,未來數十年中國的“新想定”是什麼?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