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敦義倘能出席博鰲論壇意義重大

http://www.CRNTT.com   2012-02-03 08:43:05  


 
  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的國際組織,目前已成為亞洲以及其他大洲有關國家政府、工商界和學術界領袖,就亞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務進行對話的高層次平台。“博鰲亞洲論壇”致力於通過區域經濟進一步整合,推進亞洲國家和地區實現發展目標。二零零一年二月,“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成員包括有中國、菲律賓、日本等二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總部設在海南省的博鰲。從二零零二年開始,“論壇”在博鰲召開年會。從二零零二年開始,“論壇”在博鰲召開年會。二零零三年,身兼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的蕭萬長首度與會,與溫家寶會面,並出席“區域自由安排和更緊密的亞洲經濟合作”的分會並發表演講。此後,蕭萬長年年與會,並多次率領台灣地區的企業界領袖與會。二零零四年的“博鰲”年會,蕭萬長在“論壇”歡迎晚宴上,首度與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二零零五年年會,蕭萬長會晤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二零零六年的年會則與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敘談,二零零七年年會與蕭萬長會晤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會委員長吳邦國。 二零零八年蕭萬長當選“副總統”後,因博鰲論壇當年的年會舉行時,他尚未就職,繼續前往出席並無身份障礙,卻又具有“候任副總統”的身份,因而北京就刻意由胡錦濤出席,籍以營造兩岸最高級別領導人會面的氛圍。這體現了北京的對台政策、策略,更臻成熟,充滿自信,既堅持原則,又不失靈活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緊緊抓住可能會稍縱即逝的寶貴時機,推動兩岸關係有實質性地向縱深發展。

  實際上,當年的“胡蕭會”,取得了多項重要共識,包括了更加密切的兩岸經貿關係對兩岸有利,更是大勢所趨;在當前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有利條件下,兩岸之間更應該攜手合作,共謀發展;實現“三通”和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是當務之急;儘快建立起溝通協商平台。這為兩個月之後進行的“陳江會”,奠定了基礎。其意涵與影響,遠大於二零零五年“連胡會”和“宋胡會”。因為“連胡會”和“宋胡會”共識,只能作為政黨交流和國民黨以在野立場推動之依據。而“蕭胡會”對國民黨執政後兩岸經貿政策的實現,產生促進之效果,有助於形成良性互動的氛圍,對於在新形勢下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