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吳敦義出席博鰲論壇將開啟兩岸政治對話?

http://www.CRNTT.com   2012-03-09 08:45:20  


 
  所謂“蕭萬長模式”,是指四年前蕭萬長剛當選為第十二任“副總統”但尚未就職之際,曾以“兩岸共同基金會”董事長的身份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與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會面。這次會面,其重要性不亞於二零零五年國共兩黨最高領袖在隔絕了半個多世紀之後的第一次會面,打破了堅冰,並達成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胡連會”。在國共兩黨建立了黨際交流平台,帶動台灣地區反“台獨”、反貪腐民意空前高漲的大趨勢之下,再加上其他種種主客觀因素,中國國民黨終於重新奪回執政權,有力地阻遏“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

  在此背景之下創造的“蕭萬長模式”,及所進行的“胡蕭會”,雙方以“求同存異”的態度,達成了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恢復海峽兩會談判的共識。而在四年之後,海峽兩會的協商已經簽署了十六項協議,而其中的“ECFA”還是屬於“自由貿易區協議”性質的框架性協議,以後再進行的其他經貿領域下的各範疇協議,都只是“ECFA”協議之下的後續性商談。這一系列成果,促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逐步深入人心,“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在島內得到廣泛認同,從而為馬英九成功爭取連任打下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現在吳敦義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也是依循“蕭萬長模式”,亦即兩人都是剛當選“副總統”,具有“準領導人”的身份,但卻又因尚未就職而仍屬於平民。不過,即使如此,蕭萬長與吳敦義兩人卻又存在著某些差異。其中,既有外在的因素,那就是四年前國民黨剛奪回政權,恢復兩岸協商不可能一蹴而就,跳過經濟領域而直達政治領域。因此,在四年過去之後,“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所確定的五項目標,其中第一項的“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第三項的“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及第五項的“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已經基本達成;第四項的“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也已正在進展之中。唯有第二項的“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未有進行。而在這次“總統”競選期間,馬英九已於去年十月十七日的競選總部記者會上,將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列為其《黃金十年》的“壓軸篇”。因此,人們也就對吳敦義這次與大陸領導人的“博鰲之晤”,是否會約定進行以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為目標的兩岸政治對話,寄以高度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