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不出台強刺激政策”傳遞哪些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4-04-15 08:46:17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各界對中國是否會再次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有著不少的猜測。尤其是不少處於痛苦轉型中的傳統企業,更是期望能借強刺激政策續命,不過這一幻想可能被澆滅了。在上周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李克強總理在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明確表示,“中國政府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

  中華工商時報發表評論員阮修星文章分析,李克強總理的這一表態至少傳遞出三個方面的信號:首先,雖然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但最高決策層有信心去下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民生”這盤大棋,也不會因為經濟的一時波動而改變既定戰略和政策,這體現了高度的政治自信;二是對於今後的發展,最高決策層早已運籌帷幄,“通過已經出台和還將陸續推出的一系列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三是那些轉型艱難或動作遲緩的行業和企業,不要再抱有幻想了,唯有加快調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尤其是3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2.4%,PPI同比降幅降至-2.3%,創下近一年半新低,業界擔心中國經濟有通縮的風險,部分人士建議在政策層面應該給予適度的放鬆。不過,就是否應該繼續出台刺激政策、出台什麼樣的刺激政策,各界的分歧依然比較嚴重。持贊成觀點的,不少是既得利益受損的一方。比如,受樓市降溫影響,房地產商業績承壓,靠土地財政運轉的地方政府更是雪上加霜。這部分人士現在跳出來,呼籲放開限購、限貸政策,加強對房企信貸上的支持,出台購房稅費減免,也能讓人理解。因為強刺激政策出台後,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至於政策實施後對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負面效應,可能並不在他們首先考慮的範圍。

  更多的人則不太歡迎出台新的強刺激政策,理由也足夠充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維迎就警告稱,中國經濟若繼續按照短期刺激增長的模式發展,將會帶來更多的問題。這並非危言聳聽,因為2008年4萬億元帶來的負面影響至今仍在消化之中,如果仍打出以前慣用的投資拉動的老套路,不僅會中斷已經初見成效的轉型升級之路,讓“調結構”戰略功虧一簣,而且粗放的投資拉動,會帶來更多的產能過剩、環境污染、房價高企等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老問題,到那時候,再想調結構、轉型升級就難上加難了。換而言之,再用粗暴的投資拉動,會讓中國經濟走上不歸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