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前瞻中美博弈大棋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7-12 00:03:37  


 
  二、美國戰略高明嗎?

  對華戰略如要成功,美國必須取得盟友相助及國際支持,但美國對盟友與國際社會的態度都有問題。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矛頭不僅對準中國,也沒放過其盟友。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大前提下,美國對包含其盟友在內的85個國家,出口到美國的鋼材和鋁材分別加徵25%及10%的關稅。基於同樣的理由,對日本汽車、歐盟農產品與空中巴士等也加課關稅①,造成美國與盟友關係緊張。

  在軍費分攤方面,特朗普與日、韓、歐洲等盟國鬧得極不愉快。美國要調整盟國駐軍分攤費用,但漫天要價,要求日本翻一翻,負擔80億美元,韓國漲5倍,為50億美元,北約盟國至少應將軍事預算調整到GDP的2%,並威脅若不應允就撤軍。各國都不能接受,祇願提高部分分攤額。北約國家中的法德兩國反應尤其激烈,德國聲稱到2023年,軍費調整至多到GDP的1.24%,法國雖沒有美國駐軍,但重提建立歐洲軍的構想。特朗普一氣之下最近沒有知會德國,就逕自決定將駐德美軍撤走9,500人②。

  外交層面,除了五眼聯盟,美國盟友對美中各層面的衝突,因各自利益考量,在選邊問題上十分遲疑。譬如在封殺華為5G、支持世衛組織多邊防疫、轉嫁疫情責任給中國並提出索賠等議題,這些國家並未追隨美國。在中國“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政策上,眾多國家,甚至美國的盟國都採取了與美國背離的做法,積極加入。印度對印太戰略的反應也頗曖昧。李顯龍就中美衝突帶給國際社會的困擾表態,認為中美雙方對亞洲國家,甚至整體國際社會都太重要,無法選邊,希望中美不要發生衝突③。盟友對特朗普突然捨棄一向標榜的價值,如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全球化,無預警地退群毀約,解構現存國際秩序,都十分不以為然。

  美國的改變說明美國外交原本就是以維護自身利益為主,盟國互蒙其利當然最好,如果利益矛盾,當然是犧牲他國,成全自己。以前美國還替政策化化妝,以各種理由合法化、合理化自己的自私作為。當前美國實力已大不如前,再也無力負擔維持“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的代價,不得不直截了當地要求各國配合讓利,不管合理與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