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限制外地人買房開改革開放倒車

http://www.CRNTT.com   2011-02-22 10:50:40  


 
  許小年教授最近對這個問題有精辟的闡述,房價不是由短期供求而是由預期決定的。如果行政調整政策讓投資者形成未來需求上升、供給減少這樣的預期,房價便很難降下來,甚至形成更為強烈的投資衝動。由此看來,一個政策能否有效地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係和價格,關鍵看對短期和長期的預期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限購能否遏制需求?從字面上看,應該沒有問題,不讓一部分投資者買了,需求自然就減少了。中國政府在行政措施的有效性方面久負盛名,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經濟刺激政策的成效更是有目共睹。但是,限購能不能真正平衡供求關係,還真不是一個很確定的事情。在計劃經濟年代,消費品嚴重短缺,因此,政府發票限購,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短缺經濟的矛盾,最後還是運轉不下去。

  在中國經濟改革期間所觀察到的一個突出現象,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就可能影響政策的有效性,這一點在行政手段方面表現更突出。比如說遏制住房投資,可以通過提高按揭利率,也可以通過限制購買。但是,過去限購第二套房,我們就看到一些夫婦先離婚買房、然後複婚,繞開了第二套房的限制。

  在新加坡,解決交通堵塞問題起初用的也是限行的方法,一些車主就自己做了兩塊牌子。如果這樣的人只是少數,那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做兩塊牌子的人數上升到一定比例,限行政策便失效了。最後,新加坡轉向對進入特殊區段的車輛徵收使用費,效果就要好得多,政府還得到了一塊收入,可用於道路建設。

  現在72個城市一起限購,核心是限制外地資金流入。但是,如果流動性富餘和住房短缺的狀況不改變,房價就不見得真的能管得住,即使管住了,也是暫時的。更何況把資金推向其他地區、領域,結果是讓通脹壓力四處游蕩,按下葫蘆浮起瓢,並非治本之策。

  ■ 限制外地人購房法理何在?

  限購住房政策的後果堪比聲名狼藉的戶口制度。中國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執行戶口制度,其實是從根本上鉗制勞動力流動。一個小山村出生的人,必須在那裡待到終老,除非蒙國家批准,參軍、入學或者招工。改革開放以後,戶口制度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變得越來越弱,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就業。現在,在城里的農村人口已經接近2億。

  但是,戶口制度對農民工的歧視卻依然存在:他們的孩子不能進城市的學校、他們不能享受城里人的社會福利,等等。

  戶口制度是一個極其不平等制度。憑什麼農村的人就要比城里人低一等?就因為他們很不幸地生在農村。最近幾年,各地政府已經開始試圖改革戶口制度,允許農村人口逐步轉向城市。但是,最近推出的住房限購政策卻實際又往回退了好幾步,任何外地人都不能輕易買房了,更遑論農民工了。

  相信如果是限制外地人享受廉租房或者經濟適用房的待遇,儘管也不合理,但還屬情有可原。但不許外地人買商品房,這確實令人難以理解。我們現在不能預測這樣的政策會持續多久,可一旦在全國72個城市推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北京對外地人買車已經有了限制,外地車在特定時段不許進入繁忙地段。那麼,以後如果北京的食品價格上漲過快,外地人是否就不能在北京買蔬菜和豬肉了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