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聯合利華為何不給發改委面子?

http://www.CRNTT.com   2011-05-26 11:05:02  


聯合利華被發改委處罰後"頂風作案" 旗下部分產品漲價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訊/5月初,發改委宣布,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上海市物價局近日對其做出2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聯合利華隨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認罰”,並聲稱“充分了解中國國情”。令人吊詭的是,未滿三周,聯合利華還是認准要漲價:據報道,家樂福、蔔蜂蓮花、物美等多家北京大型超市近期再次接到聯合利華發來的漲價通知。而夏士蓮、力士等部分產品供貨價已於日前上漲,漲幅在10%左右。人們不禁要問:聯合利華為何不給發改委面子?聯合利華漲價,網民為何罵發改委?

聯合利華為何不給發改委面子

  2011年05月26日01:26 來源:北京商報  

  一個在中國混得還不錯的企業,毅然決然地不顧國家發改委的面子,應該是被通脹給逼急了吧。

  據媒體報道,家樂福、蔔蜂蓮花、物美等多家北京大型超市近期再次接到聯合利華發來的漲價通知。而夏士蓮、力士等部分產品供貨價已於日前上漲,漲幅在10%左右。

  5月初,發改委宣布,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上海市物價局近日對其做出2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聯合利華隨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認罰”,並聲稱“充分了解中國國情”。令人吊詭的是,未滿三周,聯合利華還是認准要漲價,發改委“被逗你玩”了。

   不過,這次聯合利華沒有當著衆多媒體的面高調宣布要漲價,而是選擇了“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面對媒體事後的問詢,則一概不予回應。也就是說,發改委上次的約談和罰單只是讓聯合利華明白了一件事情:漲價是不可以大喊大叫的。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通過減量而變相漲價,就沒聽說被發改委約談。

  聯合利華還是漲價了,這實實在在地給發改委出了個難題。再罰,出師無名。上次是因為聯合利華有點托大,漲價之前大喊大叫,結果讓發改委以違反《價格法》治了罪。現在人家緊閉嘴巴,沒有散布價格上漲信息,總不能因為漲價再罰吧。在成本上升已成共識的前提下,企業如果連定價權都沒有,違反《價格法》的恐怕就不是企業了。媒體用“頂風作案”來描述聯合利華此舉,也是屬於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市場的神奇就在於,該漲的還是要漲的。原材料漲價,物流也在漲價,零售消費品的漲價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上半年不讓漲,下半年也要漲。正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企業不畏罰,奈何以罰懼之。

  於是,我們還是回到了通脹本身。正如經濟學家周其仁所說,通脹就是通脹,沒有那麼多的類別,就是票子發得太多了。4月CPI數據達到5.3%,卻沒有打動央行進行加息,因為重要消費品的價格在發改委“約談之手”的作用下,已經保持穩定。至少從紙面上來看,重要消費品的價格穩定,同期菜價又出現下降,因此加息之事可以緩一緩。然而,上游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卻是實實在在的,向下傳遞也是一定的。通脹是不以發改委的意志為轉移的,但央行的意志卻能對其施加影響。如果說通脹屬於發高燒,放著央行這個內科醫生不急用,而是將發改委這個外科醫生推到前台,未免有些錯位。

  當然,不支持“抑制通脹倚重加息”的說法很多,最有力的就是連續過快加息傷及企業,傷及經濟。這里,我們可以聽聽另外一位經濟學家張維迎的觀點:增加貨幣,刺激經濟的時候,國有企業得到的好處最先、最多;在緊縮的時候,提高利率、限制信貸,民營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快、最大。先擴張後收縮,導致的是資源、財富從個人、民營企業轉向國有企業。誠如斯言,加息不是不可以不慎重,但務必請約談以上游生產要素為主業的國企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