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聿文:政府改革是全面改革的核心

http://www.CRNTT.com   2012-12-24 15:21:18  


鄧聿文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訊/知名評論人鄧聿文日前撰文“政府改革是全面改革的核心”指出,政府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關鍵與核心,政府改革關鍵是解決一個權力合法來源問題,真正做到權為民所授,此外,還要解決權力合理配置和嚴格監督的問題。但現階段來講,重點是大力減少政府的行政審批,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強化政府公共職能,規範政府行為,促進政府管理體制由管制向監控方式轉變。:

  2012年經濟工作會議把改革作為明年工作的六大任務之一,並對改革進行了新的表述,令人耳目一亮,尤其是指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在黨和政府歷次會議上很罕見,反映了新領導層對中國改革有一個總體思考。

  我曾撰文表示,新領導層開局會把改革作為一大重點突出,並在經濟工作會議上體現出來。但上述提法,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為什麼新領導層在經濟工作會議上要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當然是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需要啃“硬骨頭”。“深水區”的改革和以往改革的一個最大不同之處,是社會的利益明顯化和多元化,不同利益群體對於未來發展的判斷和預期有差別,並且相互之間存在著矛盾甚至衝突,共識難以形成。

  特別是在改革進行30年後,經濟發展積累了巨大利益存量,改革要取得突破,就必須打破這個利益存量,對其重新進行配置。而這個利益存量不但包括一般所謂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包括政府。

  換言之,很大程度上,政府也成為既得利益者之一。中國改革的一個特點是政府主導,政府即使不是改革的第一推動者,可要改革順利推進,也必須得到政府的首肯,這種情況下,如果改革的設計者自身成了改革的對象,無論從邏輯還是現實可知,這樣的改革實際很難推進。

  何況,其他利益集團對政府決策的影響也非常大。這就是最近幾年改革未能有效驅動的一大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