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打造創新型制度環境

http://www.CRNTT.com   2013-04-29 11:30:12  


 
  文章指出,政策創新推動的產業創新和金融創新,往往與財稅體制創新同步。財稅體制創新既可減少先行區相關利益主體的創新成本,又可推動先行區財稅增長,進而形成財稅收入增長的蓄水池和產業轉型的推進器。隨著新型金融組織如國際投融資戰略指導委員會、現代金融服務平台、人民幣全球定價中心的形成、金融產業基金和國際性金融創新會議組織在先行區的落地,隨著一系列產業基金的籌建和運營,將推動金融、科技、環保、生態等主導戰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和項目一旦跨越初始期,盈利和收益都比較穩定,這將給先行區所在地方政府解決就業、創造巨額稅收帶來積極意義。

  隨著深圳先行區或未來浦東自由貿易區成為金融創新基地,浦東未來或將逐步成為人民幣定價中心,以現代金融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將隨之形成,財稅增長、產業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將形成良性循環。

  在國家稅制改革框架下,先行區還將探索如何在現代服務業稅收體制改革中發揮先行先試作用。通過財政體制、轉移支付制度、預算管理、稅收體制創新為先行區自主創新提供財稅環境,設立支持研發的專項基金,推動並支持創新企業的研發。注册在先行區的符合規定條件的現代物流企業享受先行試點物流企業按差額徵收營業稅的政策。

  在產業、財稅創新的基礎上,通過金融創新、管理創新和資本創新,實現土地金融化與土地資本化,將土地的使用權限與產業政策結合。比如,一些先行區管理局根據政府授權負責先行區土地的監督、管理和開發,土地利用以符合先行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的需要,以集約高效、滿足長遠發展為原則,先行區的土地可以採取租賃、合作、抵押等多種方式利用。以租賃、合作、抵押等方式開發土地,並與產業發展對稱,先行區管理局不僅是租賃土地的地主,也是參與產業發展分享先行區價值增長的資本家。同時,企業可以租賃等方式進入先行區,減輕了負債率,有利於企業輕裝上陣,集中資本於新產業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