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克里米亞:現代戰爭的起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5-11 09:52:55  


 
  在這場戰爭中,俄國真正能依靠的還是被統治者蔑稱為“灰色牲口”的士兵,他們在一星期內幹完了比過去一年還要多的活,就好像從地上長出了防禦體系的骨架,把原本對陸地不設防的塞瓦斯托波爾變成了最好的陸地城堡。由於俄軍自沉的戰艦封鎖了港口,英法艦隊無法從海上入港攻擊城市,使得陸地強攻成了唯一的途徑。從9月25日起,英法聯軍開始對塞瓦斯托波爾發動進攻,誰也不會想到,這場攻城戰竟然持續了11個月。

  雖然英法聯軍擁有優越的武器,但還是為其混亂的指揮體系付出了沉重代價。在10月25日的巴拉克拉瓦戰役中,英軍總指揮派遣輕騎兵奪取戰線附近正在撤退的俄軍大炮,通訊人員卻錯誤傳達了命令,僅裝備馬刀的輕騎兵因此在易守難攻的地形上,正面衝向準備充足的俄軍炮兵。面對坡上密集的俄軍槍炮,一種必死無疑的信念反而使他們從容不迫,607名輕騎兵組成的衝鋒隊像參加閱兵一樣整齊。“堂吉呵德襲擊過風車,但也沒有像這些英勇的士兵那樣魯莽和輕率,他們連想都不想就向前猛衝,幾乎肯定是白白送死……”他們先是遭到30門俄軍大炮的正面轟擊,緊接著又遭到俄軍槍騎兵從側翼的進攻,在悲壯的“輕騎兵衝鋒”中, 2/3的人沒有生還。法國人稱之為“這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但這不是戰爭”。

  在隨後爆發的因克曼戰役中,俄軍也表現出了絲毫不遜於“輕騎兵衝鋒”的英勇。3萬俄軍面對1.6萬英法聯軍,這是俄軍整個戰爭期間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以巨大優勢兵力的進攻。但是“這一支擁有許多服役25年的老兵的出色軍隊,這個閱兵操練方面的模範,竟然如此笨拙、如此不善於散開隊形和以小部隊進行戰鬥,以致它的軍官只能使這個笨拙的人群向敵人猛衝。一切戰術機動的思想都放棄了:前進、前進、前進,這就是所能做的一切。這一個稠密的人群,由於非常密集,當然就成了炮兵求之不得的最理想的射擊目標。與此同時,呈稀疏的橫隊臥倒在山頂後的英軍,卻遭不到敵人的射擊,他們用球形炮彈向俄軍大縱深的縱隊猛烈射擊,每次齊射都打死三四十人,來複槍的子彈則像雨點一樣飛向敵人,幾乎沒有一發子彈不射中這樣大的靶子”。即便如此,俄軍隊伍沒有出現任何動搖,被炮火打散後,俄軍的隊伍竟然重新集結,英國人感嘆“若不親眼見到絕不會相信,世界上能有像俄羅斯人這樣的英勇不退卻的軍隊”。是役,聯軍損失僅3000人,俄軍卻陣亡1萬以上。 “俄國的作戰方法敗於歐洲的作戰方法”,進攻中的勇氣被更加有效的武器壓制下去了。

戰地新聞與南丁格爾

  因克曼戰役結束後,戰局陷入僵持。英法軍隊最大的敵人變成了天氣和疾病。1854年11月14日,一場暴風雨襲擊了克里米亞。英國人稱之為“所見過最猛烈的暴風雨”。猝不及防的英法聯軍損失慘重,共有27艘艦船在暴風雨裡沉沒。尼古拉一世對此當然幸災樂禍,“感謝那場暴風雨,它幫了我們一個大忙,真希望暴風雨再來一次”。”而拿破侖三世痛定思痛,要求巴黎天文台台長勒威耶擬訂方案,以避免未來再次遭受此類災難。經過大規模調查後,勒威耶斷定,暴風雨是風圍繞著某低氣壓核心所造成的環流,並沿著一條穩定且可預測的路線移動。他建立了一套天氣站網絡,並開始發布歷史上最早的天氣預報。

  當幾十年來最寒冷的1854-1855年冬天到來的時候,英軍真正的噩夢開始了。當時,負責遍布世界的大英帝國軍隊後勤的軍需局文官居然總共只有178個人,雖然派到克里米亞戰場的已經是軍需局總人數的四分之一(44個人),英軍後勤保障工作仍然混亂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仿佛軍需局文官的一舉一動都只是要對冗長的文書、報告和規章制度負責,至於士兵的死活,關我屁事!克里米亞的英國士兵的夥食是鹹肉和餅幹,待遇甚至還不如英國國內的囚犯,後者每天還可以吃到面包、牛奶、蔬菜和魚。與此同時,英軍設在克里米亞的軍需倉庫裡就有大米、土豆、豌豆和大麥,這些食物遠比鹹肉和餅幹更有益士兵的健康,但卻始終存儲在那裡而不發給士兵。軍需局甚至沒有把倉庫的信息告訴克里米亞英軍司令部,因為“使總司令了解並掌握倉庫裡糧食的多少並不是英軍的習慣”!與此同時,在零度以下的天氣裡,英國士兵還穿著夏布上衣和燈籠褲子,他們甚至沒有足夠的帳篷,只能裹著一條毯子躺在泥濘的地面睡覺。從後方送來的鞋子也是豆腐渣,一雙鞋只能穿一個禮拜,以至於英軍官兵不得不設法去撿俄國人的鞋子。一位英軍中校抱怨“我們肯定是你所能見到的穿著最差、食物補給最差、居住條件最差的軍隊。”絲毫不意外的是,這導致了疾病橫行,可怕的霍亂在英軍中肆虐。“到目前為止,主要的勝利者是疾病”。根據戰後醫療記錄,克里米亞英軍死亡總數為18058人,其中1761人死於敵人之手,其餘的16297人死於疾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