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外事務是馬英九政績得分最多領域

http://www.CRNTT.com   2009-05-30 07:57:18  


馬英九在貝裡斯總理陪同下接受軍禮歡迎。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刊載評論員富權文章“對外事務也是馬英九政績得分最多領域”,全文如下:
  
  馬英九目前正在中南美洲幾個“邦交國”訪問,這是他就職後的第二次外訪,也是自李登輝以降歷任台灣領導人行程中最輕鬆、最愉快的一次外訪。

  實際上,由於馬英九奉行在“一個中國”基礎上的“外交休兵”政策,大為消減了北京對他外訪時將會搞分裂活動的疑慮,因而並沒有對他的外訪進行圍追堵截,相反還樂見海外親北京僑團參與歡迎他到訪的隊伍,首次形成親兩岸僑團同時聚集歡迎台灣領導人到訪的景象。馬英九在過境美國時,獲得了美國政府的高度禮遇,沒有受到美國政府“這不准,那不行”的限制。馬英九這次外訪,不用攜帶大把援外金錢,也免受當地領導人糾纏要求金援的麻煩。因此,馬英九的此趟出訪,輕鬆、自在,沒有壓力,就像是出門度了一趟假。

  這當然是首先應歸納於北京的對台新思維、新政策。實際上,胡錦濤多次在有關新形勢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談話中都指出,北京一貫致力於維護台灣同胞在國外的正當權益。北京了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的感受,重視解決與之相關的問題。為此,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的內耗,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對於台灣到外國開展民間性經濟文化往來的前景,可以視需要進一步協商。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為此,在“胡連會”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國共兩黨商定,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雙方共同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尋求最終解決辦法。

  北京說到做到。馬英九就職後,北京正面回應馬英九的“外交休兵”,停止與與台北搶奪“邦交國”。當時,中南美洲有幾個“國家”因為政黨輪替,新任領導人出於各種原因,有意與北京建交。但中國政府堅持“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的內耗”,沒有趁機搶挖台北的“牆腳”。接著,又同意曾任“副總統”的連戰代表馬英九出席利馬“APEC”峰會,並適當地解決了中華台北“衛生署”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的問題。這是自聯合國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聯合國及其下屬組織斷絕了與台灣當局的一切聯繫之後,中華台北首次以官銜出席聯合國下屬組織的會議,難怪“衛生署長”葉金川高興得直叫“爽”。試想,如果沒有北京的相助,台灣能拿得到世界衛生大會的入門券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