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馬兼黨魁 不讓“立院”尾大不掉

http://www.CRNTT.com   2009-06-10 11:07:24  


馬英九重任黨魁,内涵值得深究。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訊/台灣著名評論員陸以正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認爲馬英九兼任黨魁,可以不讓“立院”尾大不掉。文章内容如下:
 
  世上所有民主“國家”,不論直選制的“總統”,或君主立憲制的“內閣”總理,毫無例外地都是執政黨的黨魁。理由很簡單:如此才能貫徹命令,實現對選民的承諾。

  英、法、德、日、印度、俄國、巴西、南非,無不如此。美國制度只表面上不同,民主黨與共和黨所謂“全國委員會”和它的主席,其實是選舉募款的機器,只在選舉年開動,選完後就塵封起來。你去問老美:兩黨的全國委員會主委是誰?保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因為歐巴馬才是民主黨的真正黨魁;而二○一二年前,共和黨黨魁就是敗選的馬侃參議員。

  “中華民國”有史以來,國民黨執政時期,“總統”就是黨主席。經國先生逝世,李登輝同時繼承“總統”與黨主席兩職位。民進黨執政之初,陳水扁兼任黨主席,到貪腐醜聞盡人皆知後才讓出來。馬英九在二○○五年七月十六日的全體黨員投票中,就已經以百分之七十六點三六的得票率,擊敗王金平當選黨主席。

  馬英九若不因侯寬仁製作不實筆錄,以貪汙罪名起訴他在台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當年不會主動辭去國民黨主席,以明心志。他這次先告侯寬仁偽造文書,遭“高檢署”駁回再議申請後,更直接向法院申請交付審判,動機就在保護名譽。

  從馬英九鍥而不捨地證明自己的清白,不惜創出以“總統”之尊,向法院控告一位檢察官的破例舉動,可見他愛惜名譽甚於生命的執著。

  許多人不懂:馬英九已是“總統”,為何還要競選黨主席?我的解讀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職一年多來,他發現許多事推不動,尤其“立院”國民黨八十幾位委員,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些委員前年底競選時,打躬作揖地請馬英九幫他們站台,老實的馬英九也來者不拒。

  同是這些“立委”,現在卻有意無意地圍繞在王金平周邊,要伸張立法權,視“總統府”為對手。主張ECFA應先經審議的,就是他們。大家都忘記了:馬那時認為與王競選黨主席,是一場“君子之爭”。中央黨部開票結果出來後,他立即趕到王金平競選總部去致意,希望兩人能握手言歡。王金平那時已坐在車上,雖然知道馬市長來了,沒開車窗就驅車離去。

  王雖難忘懷敗選的打擊,馬心裏其實只想到施政的效率。六月十五日,馬英九一定會派人代領表,投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吳伯雄只是無辜地被夾在馬王之間;吳一定會退讓,猶如馬一定會當選,毋庸置疑。至於在國民黨尊老崇賢傳統下,替吳伯雄安排個榮譽黨主席之類的名義,不在話下。媒體與名嘴們看馬英九回過頭競選黨主席的新聞,似乎都錯失焦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