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英九兼黨主席 將有何作為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09-07-18 00:14:49  


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後的改革第一要務應是世代交替
 
  直接目的:是黨務革新 未來首要任務是世代交替 附帶鋪陳馬氏政治文化

  馬英九在宣佈參選國民黨下任主席時明白指出,兼任黨主席的目的不在擴權,而在善盡責任。有關“權”的問題,上文已經提到,這說說“責任”。

  通常,一個國家或地區領導人最大的責任就是為執政黨提供執政正當性(合法性)。提供正當性的路徑大體有兩條,一是選舉勝出,一是執政後的民心向背。2008年3月,當國民黨推薦的候選人馬英九以58.45%的得票率當選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後,國民黨的執政正當性獲得了民意、法律認可。馬英九執政後,要延續國民黨執政的正當性,最重要的則是民生問題的解決,其中經濟的發展為首要指標,以此為利基,馬英九、國民黨才有奪取連續執政的機會。這個責任既是馬英九的自我期許,也是馬英九推託不掉的國民黨願景。由此可見,馬英九與國民黨是掌握執政正當性的連體兒,雙方必須目標一致、理念契合、步調同拍,否則必會相互掣肘,互蒙其害。

  眾所周知,在執政的一年,馬英九對國民黨的表現顯然並不滿意,從上任之初提名的“監察院”人事名單被“立院”多所否定,讓其“藍綠共治”的理想破功,到馬英九提出的重大民生、經濟、兩岸互動等方面的法案,甚至重大預算案在“立院”遲遲通不過,或通過後面目扭曲,再到審辦扁案拖延、肅貪不利,甚至在國際上台灣貪污排名列位大陸之前,而之前兩席“區域立委”補選,國民黨顏面盡失,目前年底縣市長人選提名國民黨內也呈現糾紛多、一些人選外界觀感差的情況,在在顯示國民黨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阻滯了馬英九的各項施政效率,甚至削弱其施政績效,成為馬英九形象受損、執政觀感不佳、民意支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迫在眉睫的年底縣市長選舉,若不能儘快平息內部糾紛、改變外界觀感,其結果,不僅會重演上屆馬英九親自助選過的個別當選人選前涉案、選後被收押等情形造成的對馬英九形象的重傷,更會影響此次選舉的結果。由於縣市長組成的地方執政團隊是馬英九下屆競選連任最重要的助選部隊,因此年底縣市長選舉也攸關馬英九、國民黨連續執政的問題。

  儘管經過一年來黨政運作的磨合而雙方關係逐漸順暢,但在馬英九眼,黨仍不能完全配合馬英九的施政步調,其關鍵在於馬英九的政治文化與國民黨政治文化大異其趣。馬英九的政治文化,原則上講求清廉自律,不搞派系、沒有人情包袱,沒有利益交換,一切依法依程式辦理,不可能像國民黨內目前仍盛行的一套私相授受、利益交換、“喬”事情的政治文化習氣,也就增加了政治運作公開、公正、透明的機會,為政治人物的清廉度提供制度保障。也正因此,馬英九歷來高舉國民黨改革大旗。可以說,馬英九的政治文化與運作模式與馬英九的施政必然是一體兩面,如影隨行。

  以新的政治文化建構新的政治運作機制,是馬英九順利推動政務,保證執政正當性的政治基礎。2005年與王金平競逐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當選,實際上正是凸顯基層黨員對國民黨老舊政治文化的鄙棄,以及對國民黨改革的高度期待。在2005年7月至2007年2月的那一段黨主席任職期間,由於種種原因,馬英九並未能一償改革黨務之願。如今,無論在戰略高點、權力範圍、資源享有、政治歷練等方面都與那時不可同日而語,何況黨務改革又密切銜接執政績效,因此更催迫人心,也就更加激發馬英九重掌黨務,大刀闊斧進行黨務改革的決心。故從“責任”角度來看,掌握黨的最高權力,推動黨務革新,確保執政順暢,強化執政正當性,就成為馬英九從不兼任到動心起念兼任黨主席的關鍵所在,也是馬英九能夠“善盡責任”的必要條件。

  黨務革新涉及面甚廣,但目前最為迫切的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人的問題。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後的改革第一要務應該是世代交替。因為那些能認同馬英九的風格、理念、政治文化及其運作模式,並願意將自己的政治智慧、能力貢獻出來的人,大多是國民黨中生代和更為年輕的一輩;由這些人擔綱,馬英九、黨、政、立法四方才容易同心協力並配合默契,馬英九的重大法案、決策的立法通過和行政推動才能達成較好的效果,馬英九團隊的執行力才能顯現出來,馬英九、國民黨執政的正當性才會被強化;而馬英九動輒被綠營攻擊、被自己人修理的尷尬也會消除大半。簡言之,人換了,國民黨的風氣才有轉變的希望,國民黨才能開始摒棄舊習氣,讓人民耳目一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