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香港內地金融合作 前景與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09-07-24 10:58:14  


香港金融業必須加強與内地的合作纔有活力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訊/金融合作是各國貨幣當局通過各種手段來協調貨幣及各項金融政策用於防範金融風險,挖掘經濟潛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一種合作機制。第一財經發表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劉翔峰文章表示,兩地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的合作不斷深化,既是香港經濟轉型、內地金融改革不斷深化的客觀要求,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兩地金融積極合作的結果。

          兩地金融合作中的問題

  文章指出,目前,內地未能充分利用香港金融功能,在金融危機中兩地也面臨共同難題。

  (一)沒有充分發揮香港的金融功能

  首先,內地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低。香港的金融功能較強,表現為其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功能強。內地對金融服務的要求,已經由籌資功能轉向更為重視資源配置功能,但由於市場機制和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市場配置儲蓄的效率低,需要香港投融資平台來幫助其提高轉化效率。這對於彌補香港金融業結構缺失,發展債券市場,繼續金融創新,也有重大作用。

  其次,主權財富基金向海外投資未能利用香港優勢。香港的基金管理市場在質和量上都居世界前列。其基金業資產總值與GDP的比率,2005年高達259.8%,勝於美國、英國的71.5%和24.5%,以基金業資產規模與股市總市值的比率來計,香港的43.5%不遜色於美英的52.4%和17.9%。而中國外匯投資公司的各項投資浮虧很大,這既與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有關,更與其國際資本市場化運作經驗不足有關;如能有效利用香港資產管理運作的經驗,則可幫助內地提高資產管理市場水平。

  再次,期貨市場合作尚未起步。期貨市場是規避風險、調節供需的工具。香港期貨市場有諸多優勢,一是外匯自由,沒有管制;二是與國際期貨市場接軌,二十四小時交易;三是沒有業務範圍限制。而中國的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要大量進口,內地大企業套期保值的大的訂單只能被歐美的大期貨商接去。香港的期貨市場作用亟待發揮。

  (二)擴大人民幣區域化可能性的障礙

  人民幣區域化是指周邊國家或區域普遍認可和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和國際清算手段,從而使人民幣在境外區域流通的過程。其前提是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和資本賬戶開放。此次金融危機為內地擴展人民幣作為國際結算貨幣提供了機遇。內地允許符合資格的企業在香港以人民幣進行貿易支付,以及貨幣互換協議,標誌著人民幣區域化進程被再次推進。

  但未來人民幣區域化的阻礙仍然存在。第一,中國周邊部分國家只有小額貿易用人民幣支付,比重很小。第二,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人民幣區域化處於低發展階段。第三,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或地區流通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人民幣回流問題、境外人民幣的匯款和存款問題。第四,缺乏相應的交易和支付信息系統及支付結算系統,難以提供基本的交易和支付數據服務。因此,促成香港成為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試點是人民幣區域化的首要步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