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京報:讓官員主動放棄公車特權不現實

http://www.CRNTT.com   2010-11-23 11:21:05  


公車改革怎麼這麼難?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訊/據媒體報導,國家發改委目前正抓緊啟動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相關工作。在公車改革優化方案中涉及到幾個方面,包括廳局級以下官員全部取消專車,電子監控所有公務用車等等。《新京報》今日登載評論文章“公車改革停滯不前,何日重啟”表示,“公車改革所以陷入停滯的困境,與公款吃喝、公款旅遊的治理陷入僵局是一樣的,也與財產申報制‘進一步退一步’的尷尬如出一轍,源於既得利益者的體制性阻礙。車改的重新啟動,須依賴於能不能突破原有的那種改革路徑,有外來的力量推動著改革向前走,逼著既得利益者放棄這種滋生腐敗、浪費納稅人錢財的福利”。文章內容如下:

  在今年3月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針對公車改革遭遇的難題,民革中央提交了《如何破解公車改革之困局》的提案,提出了控制公車總量、取消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電子監控公務車、用車社會化等建議。據報道,發改委在與財政部商討後近日對這份提案進行回應,稱“正抓緊啟動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相關工作,會認真研究和吸收借鑒民革的建議”。

  這條新聞的背景是,記者在為“緩堵”這個話題調查北京這個曾經的公車改革試點時,悲哀地發現:北京自2000年醞釀啟動車改試點以來,已經歷了近10年的長跑。可試點非但未能換來車改的大規模推行,反有止步擱淺之嫌,沒有部門願意給出車改的明確時間表。

  實際上,不僅北京如此,全國的車改試點都早已陷入這種舉步維艱的尷尬境地,或如遼陽那樣淪為借“車改”變相給領導發高補貼,或如杭州那樣遇到阻力就裹足不前了。

  發改委的回應,重燃公眾對車改這個老大難問題的改革期待,看到了停滯的改革重新啟動的希望——不過,由於未看到具體的改革措施,沒有看到與以前不同的改革思路,輿論和公眾對改革能否出現拐點、走出困境依然悲觀。

  公車改革所以陷入停滯的困境,與公款吃喝、公款旅遊的治理陷入僵局是一樣的,也與財產申報制“進一步退一步”的尷尬如出一轍,源於既得利益者的體制性阻礙。一個地方主導公車改革的決策者,本身就享受著公車福利,寄希望於他們放棄這種既得利益,非常困難。讓享受著利益的人主動放棄利益,這樣“自己改自己”的同體改革,是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贖買和補貼的車改邏輯,是一種妥協,可這種讓步在很多時候使官員得寸進尺,拿了補貼後又不放棄公車。

  公車改革十年未動,何時能動呢?車改的重新啟動,須依賴於能不能突破原有的那種改革路徑,有外來的力量推動著改革向前走,逼著既得利益者放棄這種滋生腐敗、浪費納稅人錢財的福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