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永年:從教育哲學角度透視中國教育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7-10 10:11:47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訊/“為什麼(中國)教育改革越改越糟以至於社會對教育部門和教育者失去了信心?這裡的因素當然非常多。我們想從教育哲學的角度來透視中國的教育問題,因為我們相信教育哲學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甚至是關鍵性因素。我們在考察西方世界或者其他國家近代教育制度興起的背景時發現教育哲學的重要性。”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的教育哲學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到優先的位置。鄧小平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教育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從政府的政策話語來說,全世界很少有像中國政府那樣把教育提高到那麼高的高度。

  不過,中國政府對教育重視的程度不應當令人們驚訝,因為作為孔孟之鄉的中國,數千年傳統歷來就強調教育。兩千多年之前,孔子就已經把人口、財富和教育作為立國的三個最重要要素,強調在發展生產、創造財富之後,惟一的大事情就是“教之”,也就是發展教育事業。

  無論是政府的政策還是傳統都給予了教育高度的重視,但多年來中國教育的現實情況則非常令人擔憂。這些年來,中國教育方面的改革也不少,但教育系統的情況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好轉,反而在很多方面,似乎越改越糟糕。老實說,儘管中國改革的各個領域都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但人們最為擔憂的還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對很多人來說,這個領域簡直是毫無希望。

  教育領域方方面面的發展不僅沒有實現人們對教育的高度期待,反而與這種期待剛好相反。在一些方面,中國的教育不僅沒有為國家提高勞動生產力做出應當有的貢獻,反而在阻礙勞動生產力的提高。改革開放以來,儘管教育有了大發展,但中國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非常低下。不難發現,在教育費用大幅度提高的同時,教育所能給學生帶來的價值卻在迅速減少;在大量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時,企業卻越來越找不到所需要的技術工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