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啟越:香港高校是內地的鏡子

http://www.CRNTT.com   2012-07-15 09:06:21  


 
鏈接:在香港 我看到的不同

  2012年07月13日21:36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何枳 

  2011年,我還是一名普通的高考生,在高三教室裡揮灑著汗水。當時我內心對內地的大學並無很大期待,萌生了出國的念頭,但家裡人認為我年齡太小,還是就近讀大學較好,所以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去香港讀書。

  我馬上動員媽媽幫我關注相關信息,提前在網上報了名,這時離高考大概還有一兩個月。高考分數出來後,我的成績超過一本線幾十分,但是報考國內很好的大學希望不大,就在那個時候,我現在就讀的大學給我發來面試通知,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好好把握了這一次機會。

  當初在網上報名時就已經確定了進入大學後要學的專業,因此,我們面試也是分專業面試。面試是全英文的,主要考查綜合能力,如溝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對專業的了解程度等。

  面試完之後就是等待錄取通知了,過程相當熬人。萬幸的是,我被學校錄取了。當時腦海中的想法就是:太好了,我能到香港了!

  我們學校位於九龍塘,周邊是富人住宅區,比較安靜,空氣也很清新。在這裡讀書很愜意。

  剛到香港我們就參加了一門課程,叫做ACEP(藝術與文化教育項目),這門課讓我們更加了解香港社會和文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著名導演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我和我們學習小組的同學就是去電影中出現的重慶大廈進行課題研究。重慶大廈這個名詞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很少有香港人長時間呆在裡面,頂多就是吃個咖喱飯就出來,因為這座大廈裡基本上是東南亞、南亞和非洲裔的少數族群,他們在這裡做生意和生活,很多香港人覺得危險。我們幾個內地的同學跟隨帶領我們去的香港老師一點也不害怕,前前後後一共四五次採訪重慶大廈裡的有關人員,對重慶大廈乃至香港的了解一點點加深。我的同學在其他港校也有類似的相關課程,有時就是三五個同學坐教授的車游香港,在過程中學到了不少地理知識。

  學校吸引我的另外一個地方就是民主墻。在這面墻上你可以看到校內最新發生的事情,了解到學生們關注的熱點,甚至你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上面的文章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口無遮攔,但這種形式卻實實在在地提供了同學與老師、行政人員的一種溝通渠道。或許在某個下午,某位學生或某位教授的“斑斑劣行”就被曝光了。我想在內地類似這種民主墻的東西大概就是布告欄吧,但布告欄只是簡單地通知學生、教授有什麼事要發生,而民主墻表達的卻是觀點和情緒。

  在我們學校,語言政策一直是學生們討論的焦點。香港本地學生不喜歡用英文上課,更不喜歡有的課用普通話教學,而學校則一直堅持英語教學。矛盾愈演愈烈,有的學生公開指責學校,將表達不滿的文章貼在民主墻上,強烈反對學校實施的語言政策。香港的學生似乎天生就懂得利用各種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凡是學生對學校有什麼不滿,學生們就會自發組織起來,發傳單、遊行,每次規模都還不小。可別小瞧學生們這種當家做主的行動,學校迫於壓力有時會做出讓步。就是在這樣的“你爭我搶”中,學校慢慢進步,學生們的自我意識與對學校的歸屬感也增強了。雖然有時學生們與學校的著眼點不同,但學校的發展還是離不開學生們的意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