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調整供給結構為增長注入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09:54:57  


 
  4.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1978年前中國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偏低,發展相對滯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塊“短板”。隨著國家對發展服務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逐漸深化,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31407億元,1979—2012年年均實際增長10.8%。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年均實際增長9.5%,批發和零售業年均實際增長10.5%。

  在傳統行業持續增長的同時,金融、房地產、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新興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金融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68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8723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2.8%;房地產業由80億元增加到29006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1.3%。近年來,信息、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增強。

  交通運輸設施日益完善。35年來,中國交通網絡不斷完善,運輸能力不斷增強,運輸效率不斷提高,有力地支撐了各項產業的發展。2012年,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9.8萬公裡,比1978年增長88.8%,居世界第二位;公路裡程424萬公裡,增長3.8倍;民用航空航線裡程328萬公裡,增長21.0倍;輸油(氣)管道裡程9萬公裡,增長9.9倍;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66.5億噸,增長32.5倍,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

  一些現代化交通運輸設施從無到有,增長迅猛。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尚無高速公路,2012年,中國高速公路裡程達到9.62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飛速發展,生產出時速高達350公裡的動車組,標誌著中國鐵路運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高鐵運營裡程達9356公裡,居世界第一位。

  郵電通信業突飛猛進。35年來,中國郵電通信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種類不斷豐富,推動中國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郵政營業網點由1978年的5.0萬處擴張到2012年的9.6萬處,增長92.6%;郵路總長度由1985年的142萬公裡提高到586萬公裡,增長3.1倍;2012年,全國通郵的行政村比重達到99.1%。

  電話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0.38部提高到2012年的每百人103.10部;移動電話業務從無到有,手機已由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奢侈品變為現在的生活必需品,2012年普及率達到每百人82.50部,幾乎達到了所有成年人人手一部的水平。互聯網設施迅猛發展,互聯網普及率由2002年的4.6%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42.1%。

  總之,多年來經濟飛速發展使供給能力大為增強,供應市場的商品品種、數量增多,質量檔次明顯提高。市場上吃穿用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極大地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文章指出,1.供給與需求要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般而言主,有效供給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供給數量不足,無法滿足最終需求;二是供給質量不優,影響最終需求;三是供給成本太高,抑制最終需求。從目前情況,國內市場已不存在供給數量不足的問題,主要是商品質量和服務不優以及有些商品價格高抑制消費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最終需求。

  近年來,中國在擴大內需中主要採取了通過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增加投資需求、通過增加收入提高消費需求、通過消費信貸和消費刺激政策擴大企業和個人的消費需求、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提高消費預期等措施,這些都對直接擴大國內需求起到了積極效果。

  眾所周知,企業和個人有效需求的擴大,最終是要由其供給能力決定的。原因在於雖然需求對供給有重大影響,但各種主體(個人、企業等)的有效需求都取決於其支付能力或購買能力,而支付能力或購買能力取決於其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又取決於其生產率,生產率又取決於其供給能力。

  具體說來,企業只有通過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提高能滿足市場需要的有效供給能力,即提高競爭力,提高生產經營效率,才能贏得客戶和市場,才能提高效益和收入,才能增加投資和消費需求。個人也是如此,只有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不斷提高能滿足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有效供給能力,即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獲得好的工作,取得較高的收入或待遇,才能增加消費和投資需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