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澳門愛國教育多元合作與協同推動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00:11:40  


 
  (五)堅持促進社會教育。特區政府成立後,在其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就提出“為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政府當致力弘揚中華文化,培養市民愛國愛澳的情懷”⑦。為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澳門基金會近年一直支持在澳門開展“中國文化常識達標工程”。自2001年起,“中國文化常識達標工程”澳門特區工作委員會每年在澳門舉辦“中國文化常識達標工程”系列活動,藉以將推廣中華文化傳統的教育活動普及至廣大市民。

  在社會教育中,充分利用澳門社會家庭觀念強的優勢,通過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影響培育澳門居民國家觀念以及傳統的孝悌相親、尊老愛幼的家庭文化。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傳承方面,澳門居民在春節、端午、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時都會舉行家庭團聚,重視家庭教育傳統,從而利用傳統節日寄託民族感情,體驗民族文化認同,作為培養公民國家意識與傳統文化的途徑。

  此外,還有為數眾多的由政府部門與不同社團舉辦的與推廣傳播中華文化相關的講座、表演、研討、網頁,以及粵劇粵曲演唱、弘揚媽祖文化、宣傳道教文化等活動。

  二、“五個必須”:澳門愛國教育的經驗

  澳門的愛國教育實踐表明,愛國教育必須在覆蓋全社會的基礎上堅持以青少年群體為重點,在以特區政府為主導的基礎上調動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在以正面教育為主的前提下拓展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具體可以將澳門愛國教育實踐的經驗概括為“五個必須”。

  (一)愛國教育必須以青少年為重點群體。青少年是國家發展和澳門特區建設的希望與未來,青少年的教育與培養,事關“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的根本。因此,澳門的愛國教育與歷史教育始終堅持以青少年為重心,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例如,澳門基金會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舉辦的“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有近三百隊數以千計的學生參加,並且在澳門電視台轉播,增加社會對歷史的關注度。再如,澳門特區推出的“千人計劃”。特區政府在《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在社會各團體原有的青年培養工作基礎上,特區政府推出‘千人計劃’,每年遴選一千人赴內地交流學習”⑧。“千人計劃”的目的是發掘和培養澳門的愛國愛澳優秀青年。“千人計劃”項目以澳門的中學生、大專學生以及青年人為對象,在2016─2019年期間共組織146個交流團,走遍全國18個省市,共邀請65所學校及社團參與,吸引4,300多名青年赴內地深度交流學習。作為“千人計劃”的延伸,“千人匯”於2017年成立,旨在依託“千人計劃”的學員基礎,構建愛國愛澳青年人才的交流平台與培養機制,促進澳門青年綜合發展,提升澳門青年愛國情懷。2017─2019年共舉辦118項活動,近5,000人次參與。“千人匯”多次舉辦國防教育團及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合作舉辦國情研習班,精心挑選近400人次青年參與。引領青年學習黨史、國史,體驗祖國軍事力量,增強青年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