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澳門愛國教育多元合作與協同推動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00:11:40  


 
  (二)愛國教育必須堅持覆蓋全社會。在接受教育的群體上,除了以青少年為重心外,不同形式的愛國教育與歷史教育還需要擴展到普通居民及其他社會群體。除了歷史教材外,很多面向普通市民的普及歷史知識的書籍也陸續出版,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組織出版“澳門知識叢書”,《澳門日報》還開設歷史專欄。2021年,在澳門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題圖片展”,在短短20天的展期內,吸引了來自於澳門的社會團體、公共部門、企業、學校等各界民眾43,000餘人參觀,展覽加深了澳門居民對中共黨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的認識。此外,澳門基金會與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半小時漫畫黨史》,方便社會不同界別人士饒有趣味地閱讀黨史,擴大黨史讀物的社會影響度。

  (三)愛國教育必須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澳門在推行愛國教育與歷史教育過程中,著重以正面教育為主,通過不同形式的愛國教育與歷史文化宣傳,展示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屈不撓、頑強奮鬥,取得中國革命與現代化建設的勝利成果,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追求民族解放與復興、追求國家統一與富強的堅強意志與堅定決心,反映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求實創新的可貴品質,從而增強澳門居民的家國情懷。堅持推進愛國教育“進課堂”“進機關”“進社區”“進社團”,做到愛國教育入腦入心,發揮愛國教育的正面影響作用。

  (四)愛國教育必須做到參與主體多元。在澳門愛國教育與歷史教育參與主體中,既有肩負主體責任的特區政府部門,也包括學校、社團、企業等各類主體。例如,許多公共機構、學校、社會團體定期組織不同形式的歷史導賞考察活動,增加市民對澳門文物古跡的瞭解和澳門歷史的認識,從而增強市民的愛國愛澳情懷。澳門基金會、文化局以及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多年來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文物大使,通過他們的導賞和講解,數以十萬計的市民增加了對澳門歷史文化的認知及其與中國歷史關係的瞭解。澳門大學專門開設了歷史教師進修班,各類社團及學校每年組織大量居民及師生赴內地參訪歷史文化遺跡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瞭解內地脫貧攻堅、環境保護與科技發展,體驗國家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成就。

  (五)愛國教育必須堅持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除了正規的學校課堂教育外,特區政府充分發揮學校、社團以及全社會其他各方面的作用,長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教育營、軍事夏令營、國情研習班和國情教育系列活動,設立澳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澳門在推廣“愛國愛澳”主題教育活動中不僅體現內容的嚴肅性和知識性,也在形式上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從而使市民在參與中體驗沉浸式教育的氛圍。比如,在澳門青少年愛國愛澳教育基地,既可以觀看中國傳統戲劇、舞蹈、皮影戲等,也可以在模擬高鐵車廂中體驗“中國製造”與“中國速度”,瞭解祖國的悠久的歷史文化,認識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⑨不少學校還鼓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考察澳門的歷史文化古跡、風土人情並撰寫考察報告。澳門的文物古跡既是歷史滄桑的印記,也是中華民族光榮與屈辱的見證。因此,有關部門在國情教育中專門設計了“漫步澳門街之認識澳門”的活動,使參與該活動的澳門居民通過走訪澳門的街道、建築物深入瞭解祖國與澳門的聯繫以及澳門本地的歷史變遷。因為澳門近、現代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澳門的近現代人物(如鄭觀應、冼星海、葉挺等)、事件(如美國與清政府在澳門普濟禪寺簽署《望廈條約》等)都與中國近、現代化進程息息相關,通過學習考察,學生們同時加深了對中國歷史的瞭解,增強了國民意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