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善青年失業 減低社會怨氣

http://www.CRNTT.com   2010-06-26 10:04:46  


  中評社香港6月26日訊/“低學歷和沒有工作經驗的青少年,才是政府要致力處理的問題。這批青少年,可能年輕時並不適應沉悶的文法學校課程,希望提早進入勞動市場。政府可以協助他們找“第一份工”,讓他們能慢慢累積工作經驗,從而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時,政府應要改善現時僵化的教育體制,讓這些青少年隨時重返校園進修提升自我潛能。現時的制度令低學歷的人士要重新進修極難,不但不利他們的自身發展,更是浪費了可能大有潛能的人力資源,對整體社會的發展極為不利。”《文匯報》今天登出單仲偕的文章“改善青年失業 減低社會怨氣”,文章內容如下: 

  根據統計處的數據,二零一零年一月至三月,十五至十九歲青少年失業率為百分之十八,二十至廿九歲組別約為百分之六。雖然青少年失業情況比金融海嘯時已有改善,而與歐洲和美國同期的青少年失業率約兩成比較,更算是不錯,然而,當社會上每五個青年人便有一人失業,無論如何不能不令人憂慮,而未來數月隨新一批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青少年失業率將會再度上升,青少年失業仍是一大社會問題。 

  到底這些統計數據如何協助我們了解青少年的失業情況和性質,從而制訂適當的政策協助青少年呢? 

  首先,失業情況較嚴重的年齡組別,是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現時大部分香港中學生都可升讀高中,十五至十九歲在就業市場的,學歷多是只在中三至中五,少部分或許剛剛預科畢業。顯而易見,在香港只有中學程度又年輕的求職者,屬於低技術、低學歷又沒有工作經驗的青少年,在對員工要求頗高的香港,求職必定困難,或許要跌跌撞撞碰很多釘子,兜兜轉轉一段長時間才能穩定下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