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鳴:中國的大學還有救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5-07 07:12:52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
  中評社北京5月7日訊/“就大學而言,嚴重的問題是,全領域都是官僚化的壟斷經營,這樣的產業化,才是真正的罪魁。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感到,現在的大學,連當年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學都不如。”此間《新京報》昨天登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的文章“中國的大學還有救嗎?”如是說。詳論如下:

  當下的中國,左右分歧嚴重,如果說兩派還有共識的話,那就是都認為大學出了問題。所謂的錢學森之問,實際上是很多人的同問。不過,問歸問,質疑歸質疑,大學的墮落,卻依然我故,而且滑落得非常之快。如果說過去我還感覺大學像衙門的話,現在的大學,已經比衙門還要衙門了。好幾次記者問我,中國大學和中國足球,哪個更有希望?我都回答說,中國足球。

  當然,這樣的回答,多少有氣話的成分。中國的大學,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其實跟中國足球相似,原因是官僚機構導向的產業化,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集團,大學實際上變成一個教育利益集團牟利的祭壇。只有行政化,才能保障集團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壟斷經營,才能使如此行政化的大學維持下去。所以,無論外界怎樣批評,人家都是笑罵由你笑罵,好官(學)我自為之。

  中國大學唯一的出路,就是開放。當年民國大學之所以有辦得好的,關鍵在於當年的大學格局,是三足鼎立——國立、民辦和教會大學同時存在。國立的北大、清華不錯,民辦的南開和廈門大學也不錯。至於教會的大學,但凡能叫出名字的,幾乎個個都是好大學。北方的燕京、輔仁大學、協和醫學院,長江流域的金陵、聖約翰、之江、華中大學,廣東的嶺南大學,在中國的大學史上,有哪一個不是聲名顯赫呢?教會大學,在最初雖然有過濃的教會色彩,但經過五四運動之後,這樣的色彩逐漸淡化,後來實際上已經完成了世俗化的變革,跟國立和民辦大學面目相近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