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客觀看待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波動

http://www.CRNTT.com   2012-08-20 08:53:35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訊/今年二季度,中國跨境資本流入減少、流出增加,非銀行部門購匯和持匯增多,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和小幅貶值,對於這些現象應冷靜、客觀看待。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員賈寧文章如是說。

  客觀看待當前資本流動和人民幣匯率波動

  文章表示,首先,經濟主體購匯意願增強是適應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的財務運作調整。過去幾年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企業的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傾向明顯,在財務運作上表現為早收匯、多結匯、少購匯、遲付匯,積累美元空頭是一種合意的經濟行為。但隨著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趨向均衡合理水平,削減前期積累的美元空頭、由過度看空美元回歸中性操作,是企業調整財務運作的正常和積極表現。

  其次,經濟主體增加持有外匯存款不等於資本外流。今年上半年,銀行體系新增外匯存款1301億美元,而國內外匯貸款僅增長315億美元,這意味著只能將吸收的大部分外匯存款轉向境外使用,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記錄為資本和金融項目的流出。由於企業、個人增加的外匯資產並沒有離開國內銀行體系,相當於“藏匯於民”,不代表資本外流。事實上,外匯存款增加還與銀行本外幣資金定價機制扭曲有關。由於目前本外幣存款的利差小於遠期美元的升水幅度,企業通過將人民幣存款轉換為美元存款,同時賣出遠期美元,可以獲得無風險套利。

  再次,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是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合意結果。今年二季度,每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美元指數走勢之間的相關性高達88.9%,即國際美元走強(弱)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強)。這種隨外部市場的波動恰恰體現了參考籃子貨幣匯率變動,是匯改的運行實效。而近一段時期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相對中間價波動加大甚至一度接近1%的波幅上限,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的表現。購匯需求上升推動人民幣走弱時,有銀行或企業願意賣匯;反之,銀行或企業願意買匯,顯示了市場供求影響匯率、匯率調節市場供求的自主機制。

  最後,國際市場並未大規模看空人民幣。今年以來,境外遠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時升時貶、有強有弱,1年期價格隱含的人民幣貶值幅度最高時僅為2%,遠低於2008年末國際金融危機時7%的高點,並且遠期匯率顯示的美元升水主要反映本外幣利差而非貶值預期。就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程度而言,今年4月份以來歐債危機惡化遠甚於2011年四季度,但境內外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的價差幅度卻遠小於當時,且境外人民幣已不存在大幅折讓。這表明當前人民幣匯率處於國際市場認可的合理水平,大規模看空人民幣可能是一個危言而非一種事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