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解密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http://www.CRNTT.com   2012-10-06 09:20:09  


 
  10年後田中首相談當年建交目的:與中國結成友好關係,遠東的和平就能實現 

  田中首相為何最終決意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看看他在10年後接受採訪時候就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所談的感想,或許能從中窺探一二。他說:

  “如不解決中日關係,就不可能有日本的穩定。第三,日本的安全保障……對日本來說,不僅依靠日美安保條約,還要與中國結成友好關係。如中日美三國形成等邊三角形關係的話,遠東的和平就能實現。日本與中國建立正常國家關係,比在亞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更能成為強有力的安全保障。”(《中日關係:從戰後走向新時代》,[日]毛里和子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P69) 

  中方與日建交的考慮,毛澤東:團結美日在內的國家,共同對付蘇聯擴張 

  那麼中方又是出於什麼目的急於與日建交呢?1973年2月毛澤東會見基辛格,說:在尼克松訪華短短一年間,隨著中美在反霸權問題上意見趨於之一,以及中日關係正常化逐步實現,中國方面對日本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中國實際上已經把日本視為反霸(即反蘇)鬥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說要搞一條橫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的聯合抗蘇)”,很顯然,中日建交是中美關係解凍的結果,同時毛澤東策劃著由這些國家組成的聯合抗蘇國際統一戰線。而且在1974年1月5日會見大平正芳外相時,提出了“團結包括美國和日本在內的國家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共同對付蘇聯的擴張勢頭”這樣的構想。(《中日關係:從戰後走向新時代》,[日]毛里和子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P77) 

  本專題參考林曉光《回顧與思考:從解密的日本外務省檔案看40年前的中日邦交正常化》,《領導者》2012第六期,未注明資料均出自此文 

  結語

  中國的對日邦交正常化,主要動機還是出於對抗蘇聯的戰略考慮,另一方還是力圖利落地一刀斬斷日本與台灣的關係,謀求日本確認政權的合法性。這種戰略確實提高了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的戰略地位,但是也使得在中國在談判過程中對日本作出了諸多讓步。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領導意志過重,民意被排除在外,諸多實質性問題被擱置或被以“政治方式”解決,而這也給日後中日關係留下後患。中國民間對日索賠就是其中一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