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釣魚島爭端情勢微妙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2-10-18 09:14:43  


 
  過去美國多次表示《日美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如今卻以反覆敦促日本要“小心、慎重”。玩味一下美方在釣魚島爭端中前後所作的表態,可以揣度美方的立場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從大國博弈的層面著眼,當前中國經濟實力坐二望一,處於崛起的關鍵節點,中、日兩國經濟實力位居世界老二、老三,兩者發生齟齬、摩擦,美國自然樂見。可是,說實話,美國確實也不希望老二、老三之間爆發戰爭。何況西方世界處於即將就伊朗核問題面臨與德黑蘭軍事攤牌的關頭,畢竟釣魚島爭端僅是癬疥之疾,伊核問題才是心腹之患。

  從日本在釣魚島爭端上發難以來,雙方應對的全過程著眼,就全盤擘畫說來,則初期北京戰略規劃落後於東京。

  一者,北京對日本對釣魚島實行“國有化”的決心估計不足。日本媒體於7月即放風,東京將於9月實行“國有化”,8月甚至明確聲稱將在9月11日實行“國有化”。顯然,這是東京在探測北京的底線。假若北京採取強硬的反制措施,東京也不致於對北京的反應做出“錯誤的估計”了。此即“上兵伐謀”之義。

  二者,北京對美國向日本施加壓力的意願和可能性估計過高。日本在涉及國家安全利益時,在呼應美國政策的過程中,也在貫徹本國的圖謀。日本在擘畫大戰略時,原則是先“傍住”一個大國,擴大勢力範圍,同時超出其對該大國的承諾,擇機打小算盤,卻又掌握分寸,“進兩步,退一步”。等到該大國最終察覺省悟時,為時已晚矣。這方面,史實昭然,不贅。

  縱使美國願意對日本施加壓力,在可操作性上,也存在不容忽視的時機節點,即中方採取有力的反制行動之後,出現矛盾尖銳化、事態擴大化的征兆時,美國才能對日本施加壓力,屆時日本才會“聽得入耳”。

  在欠缺火候的情況下,美國豈會對日本施加壓力?何況,先前美國對日本也不是沒有承諾的。一旦情勢變了,美國以變應變,也能自圓其說。北京自身不先機制敵,卻單純希冀美國向日本施加壓力,不啻緣木求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