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朱鋒:中美能在朝鮮問題上緊密合作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4-27 09:32:48  


 
  朝核問題危機升級的根源是朝鮮“擁核自重”的企圖。3月31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全會通過的“一手發展核武、一手發展經濟”的雙軌戰略,表明平壤新政府已經不接受棄核的國際要求。平壤的戰爭威脅不管其國內考慮如何,擺明了是想通過製造和擴散不惜動用核武器進行戰爭行動的恐懼效應,來迫使國際社會接受其擁核的事實。

  聯合國1970年通過《核不擴散條約》,建立和發展國際核不擴散機制,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嚴厲管控擁有核武器國家的數量,穩定美蘇冷戰,降低因為核武器擁有國的擴大而提高核戰爭發生的概率;最重要的是,核武器一旦被一個“流氓國家”所掌握,就會成為對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進行“核訛詐”的手段,國際安全就會面臨重大風險。

  國際安全理論中的“核拒止”(nuclear denial)理論,分析的就是核武器與不負責任國家的非理性行為結合之後、必將被用於核訛詐與核恫嚇的灰暗前景。人類要享有和平、穩定與繁榮,就必須杜絕核武器淪落到任何不負責任的國家手中。

  在世界普遍都不認為朝鮮具有“彈”、“箭”合一的核攻擊能力、在朝鮮的核武庫究竟有多大還是一個謎的今天,平壤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對國際社會進行赤裸裸的核威脅。未來朝鮮真的具備了洲際核打擊能力,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樣的“麼蛾子”來。(編按:“麼蛾子” 是老北京方言,意思耍花招,出鬼點子,出餿主意或歪門邪道。)朝鮮最近拒絕了美、韓的對話要求,聲明“只要世界還存在著帝國主義和核武器”,朝鮮永遠不會放棄其核力量。在核問題上,金正恩政權現在完全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和利益來“制定規則”,並妄想朝鮮“擁核”是其他國家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讓朝鮮棄核和重回談判進程,不僅需要各方都展示對話的意願,更需要限制朝鮮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迫使朝鮮“無計可施”才能“幡然醒悟”。只要朝鮮繼續一意孤行,收緊對朝制裁的繩索已是勢在必行。堅持對話解決朝核問題與強化對朝經濟、金融和貿易制裁必須相輔相成。

  然而,在國際社會的高壓面前朝鮮究竟會做何打算,朝鮮內部局勢是否將出現潰散的趨勢?堅持半島無核化是否會帶來朝鮮現狀的更替?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未雨綢繆。中美合作,是解開朝鮮戰爭結束60年來半島地緣政治危局的鑰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