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面臨的兩大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4-05-30 09:28:14  


 
  “美國夢”的實質,是指一個草根階層出身的年輕人,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自身乃至家庭的社會階層的躍遷從草根階層到精英階層,也即“努力改變命運”。然而,在拉美國家,草根階層的年輕人僅憑自身的努力,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問題的根源在於,由於精英階層與政府的結盟,導致社會階層結構的“板結化”,也即人群從草根階層上升到精英階層的梯子似乎被抽掉了。毫無疑問,一個社會階層流動性很低的國家,來自草根階層的年輕人注定會非常焦慮,對社會非常不滿,暴力傾向更強,爆發社會衝突的可能性更大。

  拉美國家普遍實施民主制度,但遺憾的是,很多國家的民主制度,是在民粹主義的背景下實施的。例如,兩黨競選要上台,領導人必須向民眾做出很多改善其生活的承諾。在這一制度下,做出更誘人承諾的領導人往往會上台。但沒有人關心,當一國經濟競爭力疲弱時,政府怎樣才能履行上述承諾。因此,一個新的政黨領導人上台之後,通常會先靠政府舉債來提高選民生活水平。但誰都知道,債務不可能無限借下去,一旦債務與GDP比率達到一個門檻值後,就可能爆發主權債務危機。隨後政府既可能通過債務重組賴賬,也可能通過通貨膨脹來降低真實債務負擔。事實上,縱觀拉美國家二戰之後的歷史,不少國家似乎總是在債務危機與惡性通脹之間振蕩,由此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越發不能自拔。

  文章指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中國經濟目前已經體現出日本陷阱或拉美陷阱的一些特征。

  一方面,中國目前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一些泡沫跡象,一線城市房價遠遠超過合理的房價收入比與房價房租比所能解釋的程度,部分二三線城市出現了嚴重的供過於求狀況。正如筆者在之前的專欄文章所指出的,中國銀行體系的健康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興衰緊密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在最近幾年似乎已經出現重大變化,中國也將面臨人口快速老齡化的挑戰。而且日本是“先富後老”,中國卻面臨“未富先老”的局面。

  令人擔憂的是,當前中國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與1980年代、1990年代相比,已經顯著下降。在1980、1990年代,來自農村或城市低收入階層的年輕人通過上大學改變家庭命運的例子比比皆是。而現在的普遍情況是,第一,來自農村與城市低收入階層的年輕人,通過自身努力,能上好大學的概率已經越來越低;第二,中國大學的情況是,質量越差的大學,收費卻越貴;第三,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堪憂。因此,過去是大學教育能夠幫助年輕人改變命運,而現在大學教育很可能使得一個低收入家庭變得負債累累甚至破產。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講,低收入家庭投資子女人力資本的收益率,近年來已經顯著下降。

  文章最後說,中國政府如何通過制度改革與結構調整,避免在未來十年內陷入日本陷阱與拉美陷阱,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任務與挑戰。而努力避免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一旦危機爆發,如何通過良好的危機管理來利用危機推動改革,則是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前提條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