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拜登政府香港政策特徵動因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4-04-21 00:44:16  


 
  其次,拜登政府涉港政策,特別是以“人權”、“民主”為旗號的價值觀外交和涉港制裁直接影響香港的國際聲譽和全球金融和商業中心地位。國際上美西方唱衰香港形成呼應,對香港的發展、“一國兩制”的高質量實踐造成負面影響和干擾。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英等國家的政府、專業機構、媒體、智庫、跨國公司等對香港的認知趨向負面,頻繁發布負面的涉港報告、報導、評價等信息,雖然此類信息有不少偏頗、詆毀乃至污化情況,但對香港的國際地位和聲譽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和衝擊,既對香港自身的發展造成干擾,也影響香港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民族復興的戰略功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在香港的國際金融機構、跨國公司以及各種資本希望在香港以及通過香港在中國市場獲利,但基於對香港發展前景、美國打壓香港、中美博弈、地緣政治等多方面的評估,整體上在減弱、弱化和降低在香港的投入和部署,甚至在轉移在香港原有的投入,這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2022年年底以來,香港特區政府舉辦大型活動吸納資本和企業,包括特首在內的主要官員訪問內地、中東、東南亞等地推廣香港,在國際上、內地開展搶人才、搶企業等安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國《香港自治法》中關於制裁與被美國納入制裁的對象進行重大交易的金融機構的條款一直是在港金融機構的重大威脅。在港金融機構在是否遵守美國制裁規定和處理與被美國制裁對象的賬戶關係方面非常謹慎。美國的這種“威懾制裁”態勢影響在港金融機構的經營、提高了在港金融機構的成本、降低了國際資本對香港的預期。美國的威嚇制裁作為一種負面“信號”,造成香港負面的國際輿論趨勢。

  最後,拜登政府涉港政策,也給在港經營的美國企業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嚴重損害美港之間的經貿關係。美國的政治施壓是美企在港營商的最大威脅和挑戰。香港回歸前以及回歸以來,美國在香港進行了大量的投資、貿易、金融等方面的營運,經過多年發展在香港積纍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對香港事務的干預嚴重損害香港與美國各個層面的關係。第一,美國在香港經營企業減少。在香港設立企業地區總部數量第二多的國家是美國,僅次於內地,而2021年時美國還擁有最多的在港企業和在港總部公司。根據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1月,有1258家美國公司在香港經營,其中240家為地區總部,僅次於中國內地(251)和超過日本(212),位居第二。⑲受各種因素特別是疫情影響,與2020年相比,美國公司數量減少25家,地區總部公司更是減少42家,但仍是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次多的國家。⑳第二,美國在與香港的經貿往來中得到巨大利益。2011年--2020年,美國對香港的貨物貿易順差纍計約3000億美元,是美國在全球貿易夥伴中順差最高的經濟體。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國介入香港事務並對香港進行所謂的“制裁”,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由2018年的約310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約261億美元,下降16%。2020年,美國對香港出口下降23%,而從香港進口大增67%,導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從2019年的261億美元下降至約160億美元,跌幅達39%。〔21〕2021年和2022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有所回升。

              結 語

  從未來趨勢來看,美國將繼續利用“三法一命令”(《美國-香港政策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和《關於香港正常化的行政命令》)對香港進行干預和施加制裁。美國國務院依據《美國-香港政策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向國會提交涉港報告,提出美國政府對香港事務的“認知”,並提出可能的制裁措施。整體上,美國政府的香港政策服務於其“孤立香港”“以港遏華”的戰略,並通過軟施壓、軟制裁、軟滲透、唱衰香港、唱衰“一國兩制”等方式干預香港事務,扭曲香港的定位,異化香港的功能,使香港失去對中國發展的戰略價值。美國國會將繼續推動新的涉港法案和條款,促使白宮作出新的涉港制裁。與此同時,拜登政府的香港政策也面臨諸多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