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郎咸平:中國有可能是內傷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08:56:29  


 
  已經掌握了“6+1”産業鏈的企業,應該是一個流程控制專家。以廣東省的服裝企業爲例,它從産品設計到走完“6+1”的整個流程,需要180天。全世界效益最高的、走得最快的企業,是西班牙的ZARA,他們對這個流程的控制是12天。這家公司的效率是驚人的。這樣的産業鏈,能够創造很高的利潤。一件衣服,如果是我們廣東的企業來做,要180天之後才能賣掉,要有180天的倉儲成本。如果是12天賣掉呢?同樣一件衣服,就减少了168天的倉儲費用。 

  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都在做什麽呢?大幅壓縮産業鏈,壓縮得越短越好,這就叫“6+1”的高效整合。壓縮後的流程,使産品成本更低,反過來說,毛利率却在大幅提高。高效率的産業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你要構建三星、索尼這樣的偉大企業,就必須建立起一套快速響應的流程。 

  爲什麽中國製造業三十年來沒有製造出這樣一個系統呢?答案很簡單,只有最重視規則的國家,才有可能建立起這個系統。在亞洲,只有兩個國家是重視規則的,一個是日本,一個是韓國。中國人注重不注重規則?不注重。我們注重什麽?潜規則。一個注重潜規則的國家,是不會有流程的。 

  三年前,我到上海柴油機廠講課,講“如何製造發動機”。我是一個金融學教授,跟他們講如何製造發動機。我到工廠一看,他們沒有系統,只有車間。所以,他們花了120萬元聘請通用汽車退休的一個老工程師來當公司的總監。他到了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怎麽這個公司只有車間,沒有系統?”一葉知秋。中國的大部分製造業企業只有車間沒有系統。 

    産業鏈條裏的“螺絲釘” 

  三星、索尼這樣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小系統。這個小系統是什麽意思?用句最簡單的話就能講明白。比如說,你們公司有沒有登過“招聘人才,尋找人才”的廣告?招聘人才是中國企業的專利。你到美國企業去看看,他們招聘什麽呢?他們招聘“螺絲釘”。 

  只有中國人最重視人才,“人才”這兩個字是中國的專利。不知你信不信,在英文裏找不到我們中國人認爲的人才,因爲美國人是不招人才的。你知道爲什麽嗎?在一個製造業國家,只有車間而沒有系統的製造業國家,他只能尋找人才。如果你一旦放弃車間,建立起系統之後,就不需要人才了,就這麽簡單。 

  企業完成了“6+1”的産業鏈整合後,就不需要招聘人才了,你需要招聘的,是20個螺絲釘。這20個螺絲釘,每個螺絲釘都按照中國大厨炒“魚香肉絲”的要求來切葱花、切肉絲,每個螺絲釘都進入流程。你會發現,這家公司以後再也不强調創新,因爲一個沒有創造力的民族才會强調創新。一個有創造力的民族,他們理解創造一定是來自于積累,而不可能憑空得來。一個沒有流程的公司,不可能成爲高科技公司,因爲你的技術是不可能積累的。 

  有位學員對我說,比亞迪的電池是第一代電池,清華大學有一個教授開發出了第三代電池。他認爲,他如果用這個第三代的電池替換掉比亞迪的第一代電池,他的企業就會成爲最好的公司。其實他是錯的。你把清華大學這個教授的第三代電池拿來,兩年之後就過時了。爲什麽?因爲他從來就沒有對第三代電池做“魚香肉絲式”的加工分解,就這麽簡單。一個用所謂“創新”創造出來的電池,是沒有競爭意義的,因爲你無法分解成工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