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透過金融危機表象重新審視國家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09-02-23 16:01:50  


 
  黃金價格的高漲表面值得觀察的是儲備和購買黃金趨勢,這不僅預示黃金魅力沒有喪失,相反更提示我們關注長遠,並非眼前,其中也包括石油價格與石油儲備之間的變化觀察。黃金價格折射的思考不是價格,而是策略乃戰略,作為最發達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和金融大國,如此有經驗和精明的國家,難道會置金融市場評估的未來風險於不顧,去冒市場已經估量到的風險結果嗎?市場已經估量到的美元風險或許恰恰將不會是風險,市場能够估計到的美國金融高端、前瞻與主宰一定估計到了。因此市場需要防範的不是一再說的風險,而是不說乃突發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是有跡象可以觀察和思考到的。美國防範風險與控制風險更注重效率結果與未來勝數。

  中國的焦點是結構與產品滯後於效率與制度

  面對國際急風暴雨中的中國經濟,除去政策與市場輿論普遍認定的消費不足,從產業結構和行業搭配看,中國更需要急切解決農業短缺和競爭力不足的問題,中國必須實現農業的突破或改革。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國情的特色和中國經濟困境的焦點已經毫不掩飾的突出農業和農村的不足和缺失這一重大課題。中國城市化、工業化與農業的嚴重失調導致農業低端滲入高端工業和城市,拖累與牽制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高端與高效,有時甚至形成城市化和工業化與農業的不協調和不諧和的矛盾,這些或許恰恰是不利於中國和諧發展和有效進步的核心問題。

  筆者所說之言是力圖從中國社會以及產業結構扭曲角度促進我國的有效改革突破,而不能在迂回關鍵問題等待、觀望甚至以防範危機為理由,喪失改革機會與發展機會。第一,中國農業的改革在農村廣闊領域,在於農村勞動力的解放和高效,即農業現代化、科學化尤其是規模化的發展與管理模式;第二,中國農村的改革關鍵在於提高農民收入,在於農民通過勞動所得提升生活與財富水準,即專業化、知識化以及投資化的教育與規模改革與管理將成為農業和農村改變的特征;第三,中國農業的改革在於農業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中國需求性的國際合作,在於農民高級化和國際化的提升與改觀。綜合而言,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改革需要決心、認知、方案、制度以及戰略高度的綜合有效實施,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城鄉失衡、工農失衡,改善城鄉統籌和工農統籌的基礎與戰略。因此,中國所關注的焦點改革應將從傳統的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的基礎去強化三駕馬車新型和創新的行進軌道的“潤滑”與“快速”動力,推進三大行業和產業的均衡、和諧和高效。

  【作者:譚雅玲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