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厲以寧:合理引導民間資本流向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08:09:51  


要把民間資本引導到國家需要發展的領域和行業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訊/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為什麼大量民間資本不投向實體經濟,而投向虛擬經濟或者參與資產炒作?人民日報發表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文章指出,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領域是限制進入的,民間資本沒有好的去向,於是紛紛流到資產市場。即使民間資本可以進入的領域,由於競爭不公平,也常常利益得不到保證。“新36條”告訴我們要把民間資本引導到國家需要發展的領域和行業。

  哪些是國家需要發展的領域呢?民營企業家需要明白,中國的GDP應該由更多的高科技產品構成,因為這代表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從經濟發展史來看,1820年的時候,中國的GDP占了全球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三十幾,遠遠高於其他西方國家。但這只是總量,我們更應看重它的構成。那時候,中國GDP固然有那麼多,但主要產品是糧食、茶葉、瓷器、絲綢、手工織的棉布等。英國GDP雖然比我們低很多,可是它生產了機器設備、鋼鐵、蒸汽機等當時的高科技產品,有向前發展的可能。

  文章表示,目前,要引導民營經濟投向高科技領域,需解決諸多障礙。體制上的障礙就是要解決公平競爭和市場准入問題。技術上的障礙,主要是“融資難”,上市受到很多限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