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亞洲國家要防範資本大進大出的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0-09-14 08:28:33  


9月14日,日經指數飈升2.7%,報9795點。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訊/據統計,截至8月底,不包括中國在內的11個主要亞洲央行外匯儲備總計2.875萬億美元,較7月底的2.861萬億美元增長0.5%。證券時報發表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陸前進文章表示,大量資本流入亞洲,一是由於亞洲經濟復甦快,對資本吸引力強;二是由於美國經濟復甦慢,而美國又採取過度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導致美元走軟,資本偏好亞洲國家。資本內流對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經濟有重要影響,雖然資本內流有利於增加國內儲蓄投資,但是資本內流對一國經濟也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必須引起有關國家貨幣當局的重視。

  文章分析,大量的資本流入亞洲,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貨幣升值影響出口。資本內流導致本幣升值,不利於出口增長,導致經常賬戶的惡化。目前資本流入增加導致亞洲貨幣升值,亞洲商品出口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影響亞洲經濟復甦。

  二是幹預匯率,影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為了防止貨幣大幅度升值,亞洲一些國家開始幹預外匯市場,遏制貨幣升值的態勢。但在資本能夠自由流動的情況下,央行外匯市場幹預將影響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貨幣政策要服務於匯率政策,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能力減弱。

  三是衝銷幹預的無效性。如果亞洲國家幹預外匯市場,央行需要大量買進外匯,投入本幣,本國基礎貨幣會大幅度增加,而為了控制本國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增加,央行需要採取衝銷幹預,但是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情況下,衝銷幹預往往是無效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